第1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节

    宣平侯府和贵妃都丢了个大脸,安敏长公主甚至都没有出手。
    后宫的妃嫔听说后都只是一笑而过,有人犯蠢不是挺好的么!
    傅轻澄以为留安侯府事件,和因此事带出来的宣平侯府和威武将军府之间的事,到此就算过去了,却不想这日表姐妹间小聚时又带来了劲爆消息。
    陈氏和冯三郎和离后,那小妾也死了,身边近身伺候的逃不过,但是总有人听得到风声,不能全部都杖毙吧。
    如此消息便慢慢流传了开来。
    那小妾眼看自己得宠也身体健康但却久久未曾有孕,担心自己年老色衰失了宠,到时候夫人还是夫人,她又没儿没女就什么都不是了。
    她曾怀疑是自己丈夫的问题,但是她不敢让人检查丈夫啊,于是便冒险秘密找了个男人,没想到没多久之后还真是怀上了。
    但她又怕事发,到时自己定然是死劫难逃,一不做二不休,狠了狠心买人要把那男人杀了。
    不知是不是老天爷看不过眼,那男人竟恰巧被陈氏奶娘的兄弟给救了。
    如此那小妾的丑事便被陈氏得知了,但她不动声色,准备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处置。
    却不想那小妾怀相不好,恐有小产之象,于是便有了到正房请安陷害陈氏的事情。
    后来的休妻事件令陈氏不再忍让,甚至利用此事和冯三郎那负心人和离了。
    留安侯府无法只得同意了,谁叫自家弟弟为了个这么不堪的女人要休妻呢。
    现在外面纷纷在传,原来不是人家陈氏不能生是你留安侯府的男人不能生,还怪到人家头上去,这冯三郎恐怕再难娶到妻子了。
    原以为留安侯府不会有更倒霉的事了,没想到原本有机会被选为齐王妃的冯大姑娘,在这件事情之后被王贤妃果断划出了候选名单。
    虽然之前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但至少还有机会,如今因这件事的影响再没有机会了,留安侯夫人和冯大姑娘心里那个恨啊!
    这事件的陆续演变堪称本年度最大的戏,也传递出一个信息,宠妾灭妻要不得。
    一时间有宠妾的官老爷都收敛了不少,正室夫人表示甚好甚好!
    皇宫内。
    皇帝眉心微微蹙着,手里拿了一颗黑子却迟迟不落下,心里不禁咒骂,臭小子就不能稍微让一下自己吗?非得步步紧逼,害得他都不知道如何落子了,短短一个时辰已经输了三盘,再这样下去自己的威严何在。
    对面的太子殿下却完全不理会自家老爹的心里活动,只静静的等着皇帝落子。
    皇帝自知自己输局已定,干脆一推棋盘上的棋子,不下了。
    “不下了,朕认输行了吧!”
    “行,本来您就要输了,认了也没什么。”
    “你这臭小子,这么久不与朕下棋了棋艺倒是精进不少,只是还是一样不懂尊老,让一下朕又能怎样。”
    “对弈本来就有输有赢,父皇就算棋艺不好也要有棋品才是。”
    “你这不孝子,不孝子哼。”
    来给皇帝请安的几位王爷,在殿门口刚好听见这句话,便知道太子也在殿内了。
    进去给皇帝和太子行了礼之后,魏王却先开了口。
    “父皇息怒,若是太子有什么不对的慢慢教便是别气着了自己,”又转向太子,“太子也莫要再惹父皇生气了。”
    第15章
    赵王与齐王都不以为然,皇帝与太子的相处方式多少也知道些,和他们这些皇子都不同,这么多年一直如此。
    看这情形,再看二人的表情,哪里是真的生气?
    分明是皇帝不服气,象征性的嚷嚷了两句罢了。
    偏生这个二哥仗着生母是林德妃,在几个皇子中除了太子外出身最高,一副领头人似的要拿来当正经事说,好体现的他的孝顺和别人的不懂事。
    韩王因生母位分低,一直都安安分分地做自己的闲散王爷,没有要紧事一般都不开口,否则自己这个庶长子的身份会惹来很多麻烦甚至是祸害。
    燕王因着林昭容和林德妃的关系,一向和魏王走得比较近,但是他也明白,这天下迟早是太子的,真的没必要把关系恶化。
    只是魏王和林德妃似乎有自己的打算,那他也没办法。
    若真出了事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母妃虽说和德妃娘娘是同宗,但毕竟是旁支了不算太亲近。
    只要自己和母妃不参与应该就没事,回头要提醒提醒母妃才是。
    至于楚王,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他知道只要太子不造反,江山定然是他的,依皇帝和太子之间的情分太子也没必要造反,所以注定了别人的一切谋划都不过是痴心妄想而已。他和秦淑妃都想得清楚明白。
    只是总会那么有一些人,在权势的诱惑下想不了那么明白,又或者根本是想明白了却就是不甘心。
    太子殿下根本就不会把魏王的话放在心上,他与阿爹之间相处从来都是这样的,连阿爹都不会觉得什么不对,他这个外人有什么资格站出来职责自己。
    皇帝也没有把魏王的话放在心上,他知道他对太子的宠爱会令一些人不舒服,但是看在都是一家人的份上,只要做的不出格他可以装作不知道。
    当然了,要是太子殿下觉得委屈了,来找他哭诉,那定然是要管上一管的,对太子来说他一直都是个慈父。
    在座所有人都一致忽略魏王的话,该干嘛干嘛。
    魏王也不尴尬,他认为只要自己出声了就行了,至于父皇会怎么想他不用管。
    几个皇子在皇帝面前总是会比在别处拘谨些,他是父亲更是皇帝,就算是皇子也是不敢随意,当然太子殿下是那个例外。
    例外才不会怕他阿爹呢,于是他便开口了。
    “六哥,那日得的曲谱可否抄录一份给孤,以前的曲子都听厌了,那个新鲜些,回头我回东宫找人排了也好解解闷。”
    楚王殿下也不觉得意外,曲子好自然会有人喜欢,像他们这些从小就受熏陶的人,总是会多欣赏几分的,闲来也可享受一番。
    “七郎想要,回头我抄一份送到东宫便是。只是不知道东宫可有特别善箫的人,七郎若有能否也给我几个。”
    “特别好的真没有,只是勉强能入耳。不介意的话回头孤让人给你两个便是。”
    “朕有啊,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曲子让七郎都念念不忘,六郎可是你作了什么新曲。给朕听听,若是好曲,朕便赏你两个精通箫艺的乐人怎么样?”
    这两个臭小子有了新鲜玩意都不想着自己,反而在自己面前大剌剌地炫耀,可恶!
    “阿爹你说的精通不过也是能入耳罢了,反正你什么都说好的。”
    太子殿下真的不是有意要和皇帝对着干的,只是他对自家老爹对技艺的追求水平真的再清楚不过了。
    当然,或许是咱们的太子殿下的追求过高了,再怎么说皇帝跟儿子们一样也是受过高等教育,也是从小受熏陶长大的,怎么可能会差。
    “嘿,你这臭小子。”皇帝气得直哼哼。
    “回禀父皇,曲子并不是儿臣所作,乃一友人所赠。若父皇要听,儿臣再多抄一份送与父皇,父皇再着人排了来听便是。”
    “那便抄了送来,朕让李德安安排乐人排好,有空闲时便听一听。”
    揭过这个话题,皇帝又想起了另一事。
    四郎和五郎在相看王妃了,王贤妃和林昭容已经提过好多次,这会趁着儿子在可以问问他们的意见。
    毕竟正妻是要和他们过一辈子的,要是选了个不合心意的就不好了。
    “四郎和五郎也要娶妻了,可有合心意的姑娘,说出来听听,要是人也过得去朕便允了。”
    齐王和燕王冷不丁的听到皇帝提到自己的婚事,还有些不好意思,只说,“但凭父皇做主。”
    “父皇也不知道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姑娘,毕竟是要和你们过日子的正妃,要是选了个不合心意的,到时就算再纳侧妃和妾室只怕也会后宅不宁,要慎重,不用觉得害羞,有喜欢的就说出来,朕听听。”
    齐王扭捏了一阵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母妃先前宣了一些姑娘进宫,儿臣觉得那显阳侯府的郑家五姑娘不错,还望父皇成全。”
    皇帝一时想不起来这郑五姑娘的身份,一旁的李德安便赶忙开口。
    “圣上,郑家五姑娘是显阳侯府三郎,现任工部尚书郑清洲的嫡长女。生母是长乐侯的嫡次女。”
    皇帝沉吟了一会,显阳侯三子郑清洲任工部尚书也有三年了,他记得是个务实安分的人。这么说这郑五姑娘的身份够了但也不会太过显赫,做王妃刚好。
    看来这个四皇儿是个明白人。如此便应了他吧,难得他也喜欢。
    “好,朕知道了,待朕与贤妃说说,再看看显阳侯府的情况,要是没问题朕就下旨全了你的心意。”
    齐王见得皇帝答应了,不禁声音都多了几分欢喜。
    “谢父皇成全。”
    皇帝又转向燕王,“五郎你呢,可有心仪的女子?”
    燕王也不扭捏了,但他真的没有什么喜欢的女子,之前母妃提起他都觉得无所谓,母妃看着好就行了。
    但现在看到四哥得了父皇的应允明显欢喜的表情,想必能娶到心仪的姑娘是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吧!
    “父皇,儿臣没有喜欢的女子,父皇替儿臣做主便是。”
    “如此再看看吧,如有了喜欢的可来告诉朕。”
    “谢父皇。”
    皇帝又看向太子和楚王,这俩个儿子很快也要相看起来了,只是不知道七郎会喜欢什么样的姑娘。
    太子殿下看着皇帝盯着自己,又一脸期盼的神色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
    这倒提醒了他,回头得好好和阿爹说说,选太子妃时一定要和他商量,不许胡乱给自己选那些又丑又蠢又做作的女人。
    第16章
    晚间,皇帝去了贤妃的贤明宫。
    贤妃大概也知道皇帝过来是什么事了,她已经听说了自己儿子跟皇帝说喜欢那显阳侯府的郑五姑娘,觉得儿子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虽然事先没有跟自己商量,但是这个人选她还是满意的。身份虽不高却也不低,既不会委屈了儿子,又不会引来皇帝的猜忌。
    她在这后宫中一直小心低调,不争不抢,也正是这份安分守己才做到了贤妃这个位置,不想娶个有野心的家族中的姑娘做儿媳,把自己和儿女推入危险境地。
    况且那郑五姑娘她也见过,是个美貌的姑娘,知书识礼,举止也大方,只是性子偏活泼些,想必也是这样的性子才让儿子有了好感,他似乎不喜欢那些柔柔弱弱的姑娘。
    “臣妾知道这郑五姑娘,是个不错的,只是年岁稍稍偏小了,比皇儿小三岁呢!不过这也不紧要,皇上也觉得好的话便请皇上替皇儿做主了。”
    先前贤妃没有考虑郑宓是觉得她与齐王差了三岁,稍微小了点,但儿子喜欢也罢了,不是什么大问题。
    贤妃这么说,皇帝觉得贤妃果然也是个明白人,一直都是安安分分的。
    “小三岁不要紧,难得他喜欢,只是迟一两年要子嗣而已,他自己都不介意了咱们也不必担心,有几十年时间等他生呢,还怕没有么?最要紧的是娶个合心意的嫡妻,这样才会后宅安宁。”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章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