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节

    张氏:……
    难不成她男人今天这顿打还是她召来的?
    是的,木有错,让人在府里传流言的人正是她。
    二房凭什么总想要压她们大房一头?谁让老二家的仗着婆婆的喜欢总给她下拌子。她们既然敢说她男人是草包,她就不吝啬让人传出贾政是饭桶的话来。
    (→_→)
    张氏正在这里跟着贾赦说话的时候,贾代善让人传过来的话也到了大房。张氏听到贾代善那略带歉意并且非常有诚意的话,在这一刻,思想是和贾母同步的。
    若是可以,她特么也想要挠死她公公。
    这奇葩的思想,真不愧是她男人的亲爹。
    打了她男人,让她男人没办法陪她回娘家,补偿的办法就是将庶女记到她名下?
    原来你们家就是这么讲道理的?
    张氏听到贾代善让丫头传过来的话,半晌不会反应。她愣愣的站在那里,身体摆着恭敬聆听的姿态,但面上的表情却直接崩了。
    还是张氏的奶娘看不过去,直接拉了张氏衣袖一把,张氏这才回过神来。先打发走了贾母房里的丫头,然后才回头看贾赦。
    贾赦躺在床上,仰头对着张氏笑,那一脸的‘夸我吧,夸我吧。’差点没让张氏哭了。
    都蠢成这样了,当初太婆婆是怎么将聪慧不凡的话说的那么真诚不违的?
    贾母对于贾代善的决定也是同样的不满意。她除了楼依记嫡这事,更不满意的还是贾代善不让她出去应酬。
    贾代善觉得贾母就是个事精。
    从嫁了他开始,先是说他老娘怎么怎么待她不好,后来从儿媳妇张氏入门开始,就是今儿说婆婆,明儿说媳妇的,那张嘴从来就没有消停过。
    “行了,你不是一直说张家太太清高瞧不起人吗,那明儿就说你不舒服去不了就是了。这都什么时辰了,摆饭吧。”
    贾母深吸一口气,笑得有些僵,“老爷说的是。”
    看了一眼坐在贾代善怀里的楼依,贾母眼中闪过一抹暗沉,“老二媳妇要照顾老二,我让人将大丫头也叫过来一起用吧。”
    贾代善闻言别有深意地打量了一眼贾母,想了想也没问她贾琏不是也没人照顾的事情。冲贾母点了点头,就低头哄楼依去了。贾母见了,冲着屋里的丫头使了个眼色。然后又起身亲自去看膳食了。
    贾母实在不想留下来看着贾代善那么一副耐心模样的对着一个小丫头。因为这会让她想到当初贾代善将贾敏当成眼珠子一般的疼爱。
    想到贾敏,贾母手掌犹然握紧,攥紧了手中的帕子快步走出了正房。
    楼依已经消化完了她名份上换了个妈的事实,心中感触并不大。舔了一下手中没有什么甜味的瓜,转头一脸乖巧的将瓜递到了贾代善的嘴边。
    浪费可耻,丢掉可惜。
    贾代善也不嫌弃这是小孙女用着没长牙的小嘴啃了半天的瓜,低下头直接让楼依喂到他嘴里。
    见楼依真的略过他的鼻子,往他嘴里塞的时候,贾代善一脸乐呵呵的张嘴接过。一边嚼,一边幸福的说着真甜,真好吃。
    楼依拿着脏兮兮的手拍拍贾代善的脸,对于他的反应给了一排十二个赞。
    人类,鱼很满意你~
    祖孙俩闹了一会儿,贾代善才让侍候的丫头去打水来。
    等到水打来了,贾代善亲自给楼依洗了手,这才抱着楼依去了堂屋用膳。
    元春见贾代善从屋里走出来,看了一眼堂妹,然后笑容甜甜的叫了一声,“祖父~”。
    “嗯,坐下吧。”贾代善用着比对两个儿子要缓和一些的神情和语气让元春坐下来吃饭。同时,他自己也抱着楼依坐在了主位上。
    元春闻言看了一眼贾母,见贾母也坐下,并且朝她点头后,才乖巧的坐了下来。
    三人坐下后,侍候的丫头陆续送了菜过来。
    先是大房张氏那里献上的两道菜,一道是贾代善日常爱吃的,一道是她为了自家婆婆健康着想的‘忠良逆耳’菜。
    贾母看到张氏送过来的两道菜,抿了抿嘴,感觉不用吃饭都已经饱了。
    张氏的两道菜摆在了桌子上,二房王夫人也送了两道菜来。这两道菜倒是都挑了贾代善和贾母爱吃的送来。贾母看了,眼中滑过一抹满意。都说她偏心老二一家,怎么不看看老二一家又是怎么孝顺她的呢。
    认真说起来,住在荣禧堂这么些天,楼依也觉得贾政那一房比贾赦一家要孝顺得多。
    当然了,仔细想想也明白。毕竟贾政虽是这府中的二老爷,可这荣国府的主人现在是他爹,将来是他哥,怎么排都排不上他,他们俩口子再不积极表现一下那感动天感到地的孝心,在这府中的地位还真的不好说。
    一时饭菜都上齐了,三人也动了筷子。
    元春时不时的看一眼楼依,再扫一眼贾代善,吃的是非常不专心。楼依看着一桌子的大鱼大肉,见元春能上桌子吃饭,可羡慕死她了。
    仰头对着贾代善啊啊了两声,洗干净的胖爪子直接对前饭桌中间的那道主菜指了指。
    人类,鱼要吃那个。
    贾母见了,正想喊唐嬷嬷将楼依抱下去,贾代善却直接让人将那道菜盛上一碗放到他面前,他拿着筷子蘸菜汤喂她吃。
    贾母看了一眼楼依,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
    “之前在家里一直二丫头二丫头的叫着,明儿带她回我娘家,再这么叫就不太妥当了。”张氏将一块蹄筋喂到贾赦嘴里,慢声细语的跟他‘讲道理’。
    第15章
    贾赦爱吃肉,最爱那种筋头巴脑的吃食,吃上一口韧劲十足的蹄筋,整个人看起来特别好说话,哪怕现在他的屁股上还在空气中晾着外敷的药。
    ╮(╯▽╰)╭
    早就知道自家男人啥德行的张氏,看到贾赦因着吃食顺口,哪怕是没有尾巴也像是在摇尾巴的蠢样,张氏组织了一下语言直接将自己想要说的话道了出来。
    张氏的教养那是没得说的,心机手段也都不缺。之前楼依是他们房里的庶女,叫什么,怎么排序,因着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所以张氏也没那个心思为她争取。
    但现在不同了。
    虽然仍不是她生的,但是却记在她名下。记到她名下,那就不能让人拿着‘她’的女儿给别人抬身价。
    一介白身家的姑娘凭什么压着她们家女儿一头?
    二姑娘?
    做为他们大房唯一的闺女,这个排序怕是不对吧。
    张氏眯了眯眼,二房已经对大房虎视眈眈。现在她的长子没了,二房的贾珠被下人称为珠大爷,而她的儿子因为长子的关系,序齿为次,是为琏二爷。不知根由的外人本就有些弄不明白这其中的内情。若是她名下的女儿再这么序齿怕更有人想歪了。
    最重要的是,这会将她长子的一切都抹杀得一干二净。
    想到这里张氏便觉得当初荣禧堂那边传出了二姑娘的叫法时,她就应该为那丫头争取一下的。她现在再这么做却是有些个麻烦。
    不过还好,日子尚早。
    “老太爷既然将那孩子记到了我名下,便是咱们这一房的嫡女。咱们房里就这么一个闺女,妾身想着,还是叫她大姑娘吧,老爷以为如何?”
    听到媳妇说他闺女,贾赦就想到了他挨打时,在他老子怀里乐得欢快的闺女。
    他有一种闺女在看他笑话的感觉。
    “你做主就是,这又算什么事值得拿出来说嘴呢。”贾赦说完,还对着张氏张了张口,然后在他的期待下,张氏又夹了一筷子蹄筋喂到他嘴里。
    “老爷这两天又下不床,正应该吃些清淡的。吃得这么油腻,哪里能消化。”张氏虽是这么说,却仍是一口一口喂贾赦吃他爱吃的菜。
    听到张氏这么嘀咕,贾赦眼神就是一抖,“快别学那套净饿去病的糊涂法子。人都饿得没力气了,上哪有力气好起来。”看了一眼张氏,又看了一眼张氏手里的饭菜,贾赦眼睛又眯了起来,“嘿嘿,老二那里怕是饿着呢吧。”
    斜了一眼贾赦,张氏懒得搭理只敢在房间里兴灾乐祸的家伙。
    “咱们大姑娘还没有名字。明儿回娘家做客,总不好也让旁人跟着咱们大姑娘大姑娘的叫着,老爷可有什么好名字赐下来一个?”
    贾赦嚼肉的动作就是一顿,然后又慢慢的咀嚼着,“还是问老太太吧。二弟家的大丫头就是老太太娶的名字。”都起了才叫公平呢。
    张氏嘴角一抽,看了一眼贾赦,很想将手里的饭菜扣他头上。
    他是真的不知道他娘有多偏心咋的?
    这名字要是真的让他娘娶,保准是什么元呀,春呀的,好给二房那丫头抬身价。
    以前若是个庶女,爱叫什么便叫什么。但现在既然是他们张家名义上的外孙女,那这名字就不能随便了。
    不说独树一帜,也不能给人抬身价。她嫁进来的时候,小姑子贾敏还没有出嫁,她记得当时就听人说过小姑子名子中的这个敏字,就是跟着兄弟来的。
    想到这个敏字,张氏便觉得这个名字必是太婆婆起的。若不然就以她们家这位史候家出身的婆婆指不定就是这个花,那个月的了。
    元春?
    元这个字,普通官家小姐也敢用?
    瞧瞧这名字起的,也不怕闪了舌头。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有人死亡,自然也是天天都有人出生。大年初一,又算得了什么?
    出生日子再好,也得自己争气,家人上进。否则不但毫无用处,还会徒增笑料。
    张氏读书三四车,腹中也有几斗的学问,在问贾赦的时候心中便想了好几个名字出来。她一边跟贾赦说话,一边从中择个意境都不错的。
    贾赦说完见张氏没回应,将视线从菜盘里收回来,抬头看张氏。
    张氏见贾赦看过来,笑容有些僵硬,“不好总是麻烦老太太,这样的小事还是我们自己做主吧。”
    贾赦闻言,可有可无的点头。不过刚想问问比他有学问的媳妇有啥好名字给闺女时,贾赦突然想到了他老子。
    “咱们家的丫头一直挺得老太爷喜欢的,要不要问问老太爷的意思?”
    贾赦记得他们荣国府到现在一共四个孩子,其中大丫头是老太太取的名字,而剩下的算上早夭的长子,三个男孩都是他爹给取的名字。以他爹喜欢他闺女的样子,说不准已经想到了名字。
    贾赦这话不假,上族谱啥的总不可能没有名字。
    当初贾代善在东府的时候,虽然是临时决定上族谱的,但在往上面写字的时候,自然也写下了一个名了。
    只是那个名字因为是临时起的,并没有多少意境。
    此时贾代善还没有想起来要让人再过来告诉一声这俩口子楼依的新名字,所以才有了张氏和贾赦的这一番话。
    张氏听到贾赦这么有智商的话,心中诧异了一番后,也觉得贾赦说的不无道理。
    转过头让屋里的心腹下人去看一下荣禧堂的情况,看看她公公今天晚上宿在哪里。
    至于张氏为什么不直接派人去问,原因有几个。
    一是这世上儿媳妇再没有直接派人问公公话的道理。二是张氏也怕在起名字的时候贾母横插一杠。
    少时,下人来传话说是贾代善今儿心情好,直接抱着楼依去了梨香院。临出荣禧堂的时候,还让唐嬷嬷将楼依要用的东西包一包,说不准今天楼依就睡在梨香院了。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章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