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节

    王老板可不管那么多,听说五脉还有更厉害的高人没出山,忙不迭地催促去请。于是刘一鸣叫上黄克武,高高兴兴地跑到清华学校来搬救兵了。
    讲完前情,黄克武扯着大嗓门道:“许叔,这事不解决,五脉还会有大麻烦。吴郁文是您解决的,好歹给收个尾,善始善终啊。”许一城嘿嘿笑了一下,颇有深意地看了刘一鸣一眼。后者连忙把视线移开,似乎有什么亏心事。
    “王老板家住哪?”许一城问。
    黄克武大喜:“这么说许叔您愿意去?”刘一鸣赶紧捅了他一下,黄克武这才意识到自己答非所问,赶紧回答,“崇文门,在崇文门。”
    “那附近没有什么寺庙吧?”
    黄克武对北京地理很熟,他想了想,说应该没有。许一城找出一张北京地图铺开,随手拿起一枚图钉搁到王老板家当标记俯身琢磨了一阵,又从书架上拿起一个小册子翻了翻,一拍手:“行了,我大概知道了,你们等我一下。”然后拉开抽屉,把那套海底针拿了出来。
    刘一鸣、黄克武一见海底针,精神一振。这海底针号称“无宝不到”,需要它出手的无不是珍奇异宝。许一城如今把它带上,说明那铜磬绝不简单,又有热闹可看了。
    “我们走吧。”许一城说。陈维礼的事让他一直心神不宁,正好借此换一换思路。
    三人离开清华园,所幸此时电车还在运行。许一城单独坐在前排,头靠椅背,任凭窗外的夕阳照拂脸上,陷入沉思。两人不好意思跟他并排,坐到后面去了。电车在路上徐徐开动。半路上黄克武小声问刘一鸣:“大刘,许叔这一去,你这算是把药伯伯给得罪了,就不怕他收拾你?”
    他性子虽急,但不代表没眼色。药慎行是既定的接班人,许一城这一去,等于是给他塌台子,以他睚眦必报的秉性,必定不会甘休。刘一鸣这个举动,可是捅了个大马蜂窝。
    刘一鸣嗤笑一声:“本来金石就是归许家管的,我哪句话说错了?嗯?再说了,他要是敢整我,我就把药来那点烂事儿全抖落出去,到时候看丢脸的是谁。”
    黄克武笑道:“你小子一出手,肯定先算得清清楚楚——说吧,你来找许叔,到底是图啥?”
    刘一鸣眯起眼睛,却不肯说,只是伸出食指和拇指,比了个八字。黄克武“哦”的一声,这才明白过来,五脉的族长之位,最多坐到八十就要退位,免得老糊涂了连累族里。今年八月份正好是沈默八十大寿,不出意外会在席上让药慎行接任——嗯,不出意外……黄克武想到这儿,一下明白过来说,大刘你这是要给许叔搞一出黄袍加身呐。
    刘一鸣扶了扶眼镜:“明眼梅花凋零腐烂,得有一位像拿破仑一样的人物来领导,才能活下去——拿破仑你知道是谁吧?”黄克武摇头说不知道,刘一鸣嘿嘿一笑:“那是法兰西的皇帝。”黄克武惊道:“你小子胆子可不小……”刘一鸣瞥了他一眼:“别装了,你如果喜欢药大伯上位,就不会跟我来了。”
    黄克武抓了抓头,特别严肃地说:“我倒不是对药大伯有什么成见,他是个好商人,只不过什么物件儿到他手里,只看作价,却不怎么真心爱惜,我不喜欢这样。”
    刘一鸣笑道:“得了,得了,谁不知道你大黄是个讲究人,视古如命。还说我老成,我看你才是个老古董。”
    “古物不好好珍惜,还收它做什么啊?”黄克武嘟囔道。
    两人正在后排嘀嘀咕咕。许一城的声音从前排飘过去:“哎,这次把我叫过去,是一鸣你的主意吧?药大哥可绝不会这么做。”
    刘一鸣被说破了算计,也不脸红,索性直言道:“他当然不希望你去,他怕你抢他位子呢。”
    许一城“嘿”了一声,头没动:“你们读过《庄子》的《秋水篇》吗?”两人一起摇头。许一城道:“在《秋水篇》里头,庄子讲过一个故事:话说在南方有一种鸟,叫作鹓雏。这种鸟极爱干净,不是梧桐树它不落,不是山泉水不喝。正巧一只鹞鹰逮到一只腐烂的老鼠,正要吃,看见鹓雏飞过,生怕它过来抢,就抬头‘吓’了一声,想把它吓走。”
    刘、黄二人哈哈大笑。刘一鸣笑完以后,心里又起了一声叹息。许一城果然看破了自己的用心,这算是委婉地拒绝了。他望着前排重新闭目养神的许一城,忽然又在想,许一城对五脉视若腐鼠,那么他所属意的梧桐山泉,会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他口中说的考古?刘一鸣想问,但犹豫了一下,还是闭上了嘴。
    天擦黑的时候,三人到了王老板家。刘、黄一进门,迎面看到药慎行坐在那儿喝茶,那张脸狭颊钩鼻,还真有点鹞鹰的意思,又忍不住捂嘴偷笑起来,让药慎行有点莫名其妙。
    许一城摘下礼帽,冲他先打了个招呼:“药大哥,你好。”药慎行这才起身笑脸相迎,握着他的手道:“愚兄只知道古董,对捉妖一行实在不擅长,只能劳烦兄弟你跑一趟了。”谁都听得出来,这是在讽刺许一城不务正业,许一城却是微微一笑,并不着恼。
    他跟王老板客套几句,说带我去佛堂看看吧。众人进了佛堂,王老板一指那磬:“就是它,每天晚上十点半准响,比西洋钟都准。”许一城走过去,没有急着碰触,而是把海底针在旁边摊开来。这套海底针铸造得极为精致,造型又怪异,外行人看来和法器差别不大。王老板看到这么专业的装备,顿时放心了几分。
    许一城的双手摸在磬上,微微闭眼,过了好一阵才重新睁开,神情肃穆,似乎极费心神。王老板看他脸色严峻,便惴惴不安地问到底怎么回事。
    许一城捧起铜磬,把磬口对着王老板:“你可知道这行梵文写的是什么?”王老板讪讪表示不知。许一城道:“这行梵文叫作芬佗利华,意思是大白莲花。佛经里称赞人,常说人中芬佗利华,跟咱们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差不多。”
    “这不挺吉利的吗?怎么还闹女鬼?”王老板纳闷。
    “这芬佗利华有镇压邪魔的功效。夫人看到的那名旗头女子,恐怕是受了什么冤屈,一灵不昧困在磬中,被大白莲花镇着,一入夜便拼命挣扎,是以铜磬不敲自响。”许一城一本正经地说。类似的说辞王老板也听和尚、道士们说过,将信将疑。他问解法,许一城竖起一根指头:“今日我可叫这铜磬不再惊扰。不过若想彻底化解她的怨气,还得要有功德浸润。”
    “有,有,我太太经常抄佛经的。”王老板说。
    许一城摇摇头:“抄佛经只是虔敬,行慈悲才是功德。”许一城这话一出口,刘一鸣、黄克武就知道他又要干什么了,再看他得道高人一样的神情,无不窃笑。
    王老板也是个识言知趣的人,立刻表示:“明儿一早我就去再捐五百大洋给福利院。您赶紧作法吧。”
    许一城点点头,从海底针里挑出一柄小锉,拿起铜磬,狠狠地锉了几下,重新搁回去。王老板问,完了?许一城说对,做完了。王老板大惊,说不用念经画符啥的吗?许一城朗声笑道:“放下锉刀,立地就可成佛。真正的好手段,看的可不是时间长短——今晚十点半,等着瞧就是。”
    看他说得言之凿凿,众人都将信将疑,就连刘一鸣都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把锉轻轻蹭几下就能管用?未免太简单了吧?
    王老板请他们晚上吃了一顿家宴,可大家的心思都不在这里,只有许一城谈笑风生,胸有成竹。到了快十点半,众人再次聚在佛堂门口,支愣起耳朵仔细倾听。时间一过,那铜磬果然悄无声息,再无动静。
    王老板大喜过望,连称许一城是活神仙。药慎行站在边上,手里摩挲着腰间悬着的一枚铜印,脸色阴沉得快滴出水来,他折腾了两天一无所获,可许一城轻轻两锉就解决了。最可恨的是,自己还不知道他是怎么弄成的。这事要是传到家里,岂不是又给他加分了?
    可药慎行眼珠一转,又摆出一副笑容,顺着王老板的口风连声称赞,说我这个弟弟天赋异禀自幼修道,最擅长降妖除魔,怎么玄乎怎么吹。药慎行想清楚了,棒杀不如捧杀。如果能把许一城坐实了会捉妖的身份,那对自己就再没有什么威胁了。家里再如何败落,也不会选一个神棍来做族长。
    对这些“赞颂”,许一城只是淡淡地解释一句:“我不是道士,我在清华学校学考古的。”大家只当他是谦虚,再说“考古”一词听着玄奥,保不齐也是什么修道的法门。
    王老板请五脉的几位回前堂喝茶,然后叫了家里一干人等在佛堂祭拜,感谢菩萨恩德。许一城在太师椅上坐着,喝着王太太亲手泡的茶,悠然自得。刘一鸣凑过去低声问:“许叔,这怎么回事?”他根本不信那些怪力乱神的东西。
    许一城斜看了他一眼,淡淡吐出四个字:“共振原理。”
    刘一鸣瞪大了眼睛,没听明白。许一城笑道:“此事古已有之,我不过是照猫画虎罢了。唐代有个叫曹绍夔的人,他有个和尚朋友,因为屋子里的磬总跟外面钟声一起响,以为有古怪,吓得病了。曹绍夔拿锉刀锉了几下,磬就不响了。他解释说因为钟和磬恰好音律相合,击彼应此,所以有了共鸣。只要稍微改变它的形状,音调一变,声音就消失了。用现代的科学道理来说,就是物体频率恰好一致,产生了共振。”
    刘一鸣奇道:“可这附近并没有寺庙,也没听到钟声啊。”
    许一城竖起一根指头:“没钟声,可有别的,你仔细想想。”刘一鸣想了一圈,突然“啊”的一声:“火车?”许一城赞道:“一鸣你脑子果然好使。正是火车。这里位于崇文门内,距离京津铁路不远。我刚才在学校查过时刻表,每晚十点半,有一趟火车从天津开到正阳门火车站,恰好路过这附近。火车轮子在铁轨上滚动,声音低沉,恰好跟这个铜磬的音律对上了。”
    “敢情这铜磬不是闹女鬼,而是闹火车啊。”刘一鸣笑道。
    黄克武急问:“那许太太看见的那个女鬼呢?”
    “那个铜磬下窄上宽,两边略凸,烛影一照,可不就有点像旗头女子?其实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多少烦恼,无非就三个字:想多了。”许一城别有深意地瞥了一眼药慎行。后者此时站在廊下,负手望着漆黑的夜色,一言不发。药慎行也不信怪力乱神,但他琢磨不明白许一城是怎么解决的,又不愿露怯,只好远远站开,故作深沉。
    此间事情已了,许一城捧起茶碗又啜了一口,掏出素白手帕擦擦嘴角,准备起身走了。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众人一抬头,看到王家管事搀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头子,直入前堂。
    北京这都已经快入伏了,老头子还披着一件掐边银鼠皮袄,似乎耐不住半点风吹。他脸上老皮沟壑纵横,后脑勺还梳着一根长长的银白色辫子,整个人佝偻着背,像是一只快被晒干的虾,唯独那两只眼睛亮得很,像是海东青的鹰眼。
    管事的对他十分恭敬,口称富老公。老头子进了屋,开口便道:“听说你家里有个刻着莲花的铜磬,拿给我看看。”富老公的声音有些细柔,口气却强硬得很。管事的有些为难,老头子拐杖一顿,管事的一哆嗦,赶紧说我去问主人说一声。过不多时,王老板匆匆转出来,一躬到底:“富老公,什么风把您这么晚给吹来了?”
    “那个铜磬,我要看看。”富老公说。王老板担心这磬才被封印不宜轻动,可又忌惮这位老人家,就把征询的眼光投向许一城。许一城点点头,表示不妨事。王老板这才吩咐仆人去佛堂取来,自己陪着富老公说话。
    许一城在一旁冷眼旁观。这个富老公从称呼到做派,都像是在宫里做过太监,职位恐怕不低。清帝逊位以后,太监们也都被赶出宫去。其中一些大太监有手段,有身家,也有人脉,转投了其他行业,照样做得风生水起。他们互通声气,彼此帮衬,在京城地面隐然也成一股势力。这些人为了表示仍旧效忠清室,都不剪辫子。这位富老公大概就是其中一位。
    很快那铜磬被人取了过来。富老公还没等王老板转交,上前一步拿在手里,搭眼一看,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这一声哭,可把前堂所有人都惊呆了。大家只猜这老头子是来夺宝,没料到居然是这么个反应。富老公怀抱铜磬,弓背不住颤抖,似乎十分伤心。王老板劝了好一阵,富老公才住了眼泪,红着眼睛怀抱铜磬问:“这,这是从哪里来的?”
    王老板心想坏了,不知道这铜磬又出了什么幺蛾子,他心里这个恨呐,为了这个铜磬,自己先是关在宅院里被人胁迫讹诈了一千五百大洋,然后又闹鬼搞得家宅不安,现在又惹出富老公来,没一件好事儿!
    王老板把来龙去脉简单说了一遍,富老公听说里面封印着女鬼,瞪了许一城一眼,面带怒色:“简直是胡说八道!”他对王老板道:“这个作价多少,我两倍给你。”
    王老板赶紧摆手说这件宝器在下无福消受,送您得了。富老公一挥手,说我不占你便宜,明天你派人去我账房里支钱。
    他不容王老板再说什么,抱着铜磬径直朝门外走去。从头到尾,富老公都没往五脉这边看一眼。众人万万没想到,最后居然是这么个莫名其妙的结局,不由得面面相觑。
    铜磬既然已经不在,继续留在这里也没意义。眼看已经十一点多,许一城和药慎行起身告辞,带着刘一鸣和黄克武两个小家伙一起离开。
    此时天色已近子时,阴云遮住星月,正是一天之中阴气最重的时候。一出王宅,胡同里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只有王宅门口挂起一个纸灯笼,幽幽的小光只能照亮一米之内,这段时间北京城兵荒马乱,供电时有时无,夜里出行得有副好眼力才行。
    从王宅到大街上就这么一条路,药慎行纵然满心不情愿,也得跟许一城一起走。刘一鸣跟在他们俩身后,饶有兴趣地看着两人背影,不知又在琢磨什么。黄克武瞪圆了眼睛,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脚下。四人一路无话,沉默地朝前走去。很快王宅的灯笼在身后吹灭了,整条胡同如同被迎头泼下一碗黏稠的松墨,霎时彻底陷入黑暗,两侧高高低低的墙屋夹出一条状若墓道的胡同小路。偶尔有野猫飞奔而过,双目幽亮如坟冢磷火。
    四人默不作声地挪动着脚步,前行了大约一百多米。黄克武突然“咦”了一声,上前一步,厉声喝道:“谁?!”
    四个人里就他是个练家子,耳目都比别人灵敏。听黄克武这么一喊,其他三个人也停下脚步,警惕地四下望去。在药慎行的左侧,突然传来一阵咯吱咯吱的低沉杂音,这声音连续不断,像是什么东西滚过砖石路在逐渐逼近。药慎行脸色大变,下意识地朝右边躲去,恰好撞到许一城身上。许一城身形一晃,伸手扶住他肩膀,沉声道:“别怕,那是车轱辘。”
    就在这时,数盏大灯笼突兀地亮了起来。药慎行这才看到,自己正置身于一个胡同岔口前,前方一条出路,左边还有一条斜进去的路。在那条路的正中是一辆胶轮灰蓬大马车,那咯吱声正是胶皮轮胎压在路面的声音。
    车前两匹高头枣红辕马,车厢用蓝布帘围得密不透风。马车两侧是两个膀大腰圆的保镖,手里各自提着一盏刚刚点亮的防风竹骨大黄灯笼,面无表情地看着这边的人。
    第三章 东陵盗案
    黄克武一步当前,横掌于胸。这时一只枯槁的手掀开蓝帘,从车厢里探出头来,居然是富老公。他扫视一眼,缓缓开口道:“五脉的朋友,请留步。”那张苍老的脸在烛光照映下,显得颇有些诡异。
    四个人都没做声。富老公道:“刚才在别人家里不便相谈,所以老夫特地在这里等候,希望能与两位一叙。”
    他说的两位,自然是指药慎行和许一城。这个邀请来得突兀,许一城和药慎行都有些愕然。药慎行心念一转,这铜磬是吴阎王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贼赃,说不定这位是正主儿。现在都快半夜了,这么诡异的邀请说什么也不能去。
    许一城也没有答应,他盯着马车顶部,注意到正前方的车檐下左右雕着两条龙,正中是一枚日珠。
    富老公见他们不言语,又道:“请两位放心,老夫绝无恶意。只因这铜磬干系重大,牵扯到一件极为骇人听闻的大事,不得不请两位帮忙参详参详。”说到“干系重大”四字时,富老公整个人变得特别狞厉,四字咬得极重。
    药慎行问:“什么大事?”富老公摇摇头:“这里不是叙话之地。两位不妨移步寒舍,听老夫详细道来。对两位没有害处,反而还有些好处。”药慎行深吸一口气,说按礼数请人叙话得挑个白日下帖,哪有深更半夜截人的。富老公呵呵一笑,笑意有些冷:“老夫说的这件事,见不得光,非得这时辰说不可。”
    话说到这份儿上,药慎行心里不由得“咯噔”一声。既然都明告诉你这是见不得光的大事,那你就没法走了。两位保镖提着灯笼向前三步,朝车厢各自伸出一只胳膊,齐声道了一声“请”。黄克武瞳孔猛缩,他注意到这两位的手掌都带着厚厚的老茧,想来是积年的老手,要收拾五脉这四个人可谓轻而易举。
    这时突然在远方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响,随即又归于寂然,仿佛在提醒他们,北京此时已成了无法之地。
    药慎行一看,知道今天是推托不了了,只得说好,我们俩去,但你得告诉我们去哪儿。富老公知道药慎行的用意,便把视线转向刘一鸣和黄克武:“我带你家大人去城东郊永定河畔的高碑店,明天就回城。”
    那地方在城东二十里外,再往东走就是通州,是南方走货进京的必经之地,人烟繁盛,不是偏僻荒野。药慎行听了,稍微放下心来。许一城转过头去,对刘一鸣道:“一鸣,麻烦你跑一趟豫王府,跟我媳妇说一声吧。”刘一鸣“嗯”了一声,许一城趁机压低声音,又交代了几句,这才放开他肩。
    药慎行也吩咐黄克武回五脉交代一声,然后他和许一城一前一后,上了马车。
    马车的车厢里头十分轩敞,包铜的门边,苏绣的罩垫,座位下还有个雕花方格,夏天搁茶具,冬天放炭炉。布置不见如何奢华,但透着股精致的贵气。富老公端坐在正中,两道银眉耷拉下来,闭目养神。那个铜磬被他捧在手里,似乎十分珍视。药慎行和许一城分坐左右,也没法说话沟通,只得各自想着心事。
    药慎行心想富老公是宫里头出来的,这个铜磬怕不是和宫里的哪位贵人相关。他侧头一瞥,看到许一城身子向后靠着,双手搭在小腹上,居然睡着了。仔细一听,还带着轻轻的呼噜声。他哭笑不得,不知是该说这家伙有大将风度,还是没心没肺。
    等会儿还是跟富老公说清楚的好,五脉是五脉,他是他。多事之秋,可别惹出什么乱子来。药慎行心想。
    深夜的京城路上空无一人,又不像前清那会儿有宵禁,连城门都无人值守。马车在道上疾行,一会儿工夫就出了城,一路沿着官道向东。胶轮车比木轮车稳当,丝毫不觉颠簸。过不多时,马车就到了高碑店,来到永定河畔旁的一处独院前。光是朱门前那缠花的门楣和两尊虎纹石墩,就能看出这宅院不大,气度却不小,主人非富即贵。
    保镖过去轻轻拍门,很快有一个年轻丫鬟把门打开,让他们进来。富老公向二人拱手道:“老夫去请主人出来,两位暂在客厅少候。”许一城和药慎行心中一惊,原来这富老公居然不是正主儿,只是个老奴,这排场可不小。
    院子不大,中间最醒目的是一棵笔直粗大的老槐树。两人看见这树,心中都是一震。北京种树有规矩,所谓“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中间不种鬼拍手;桑枣杜梨槐,不进阴阳宅”,槐树字旁有鬼,讲究人家都只在门前栽槐,图个进宝招财,院子里是绝计不种的,不吉利。不过北京槐树奇多,打从明代起就有,所以还有句讲,叫“院有古槐,必是老宅”。这宅院中间既然堂而皇之有棵槐树,想必年头一定久远,能在这里住的人,身份恐怕非同一般。
    丫鬟引着他们穿过庭院,进到客厅。一进去,两人霎时以为回到宣统年间了。除了两个落地电灯罩,屋里布置与前清贝勒府完全一样。他们各自坐定,丫鬟奉了两杯清茶和两碟小点心。药慎行拿起茶碗,习惯性地看了一眼,禁不住“啧”了一声。这是珐琅游鱼瓷,瓷面浮着一层光釉,倒进茶去,茶水一晃,可以隐约看到鱼在茶中游。这瓷具年代不远,但却是宫里的御制精品,搁到市面上,一套这样的茶具能换回两间瓦房。
    许一城对瓷器没什么反应,随便啜了一口,拿起千层糕来吃,神态自若。
    这时一个声音传来:“这糕点师傅当年在宫里奉职,外头可是吃不到的哟。”
    两人放下手中物什,看到一个富态白净的中年胖子迈着四方步从屏风后转出来,戴着一副玳瑁腿的圆眼镜,手里敲着把折扇,腰上扎着条明黄布带,皮肤保养得好似婴儿,一点褶皱都没有,跟紧随其后的富老公形成鲜明对比。
    “民国不兴打千,咱们还是改拱手吧。”胖子笑眯眯地说。他双耳厚长,笑起来像是佛陀,声音醇厚,吐字不疾不徐,有几分谭派的韵味,看来是个积年的票友。他左拳抱右拳拱了拱手道:“在下毓方,一介京城闲散人。”
    口中说是闲散人,可他下巴微微抬起,带着淡淡的矜持劲儿。一听他这名字,两人都是一惊。在北京,这个毓字可大有讲究。当年康熙定下规矩,爱新觉罗家的近支宗室按字排辈,定了胤、弘、永三个字,到乾隆又添了绵、奕、载三个字,道光再添溥、毓、恒三字。满人习惯有姓不用,再加上民国初年怕人报复,所以宗室子弟都不提爱新觉罗,而以本辈的字名自称。
    换句话说,眼前这胖子是满清宗室中人,毓字辈,比溥仪小一辈。要是没有袁世凯,这又是一位贝勒爷。难怪富老公在他面前以老奴自称。民国优待清宗室,那些昔日的龙子龙孙虽没了特权,可日子过得不算坏。
    这都民国了,他还是一副王公贵族的派头,张口闭口都是我大清,腰上还扎着黄带子。这黄带子是前清皇族嫡系的标志,他到了民国都不肯摘下来,辫子也不剪。
    毓方一抬袍襟,稳稳坐定在圈椅上,抚着折扇道:“刚才富老公都跟我说了。让两位深夜到此,未免失了礼数,只是事出有因,还望恕罪。赶明儿我亲自登门给两位陪不是。”
    药慎行开口道:“时候也不早了。您直说吧,到底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富老公把怀里的铜磬搁到毓方身前,毓方抬手摸了摸磬沿,玉扳指轻轻叩了一下铜磬边,发出悠扬的响动。他长长叹了口气道:“你们可知道这铜磬的来历?”
    “若我猜得不错,这该是宫中之物?”药慎行不动声色。
    毓方点头道:“药先生说得不错。我大清同治帝在位时,有一位妃子是镶黄旗人富察氏,员外郎凤秀的女儿。老佛爷亲自点她入宫,本来要封皇后,后来慈安反对,只封为皇贵妃。富察氏笃信佛法,每日礼佛。有一位活佛曾说她是莲花托世,所以她特意请人打造了一只铜磬,铸造的时候放进她的三根头发,上刻莲花梵文,当作自己的替身——就是这个了。”
    药慎行当时曾判定此物制成于乾嘉,现在证明猜对了,不由得面带得色。
    这时富老公微一躬身,接口道:“光绪三十年,富察氏病逝,谥号淑慎皇贵妃,葬在东陵,陵寝就在惠陵西侧的妃园。这件铜磬作为陪葬,也一并下葬。还是老奴亲自搁进她棺椁之中的。”说到这里,他眼泛泪光,又要痛哭。
    药慎行和许一城两人都是古董行当里的高手。原本在棺椁里的陪葬品,如今却出现在市面上,淑慎皇贵妃身后到底遭遇了什么事,不言而喻。这富老公当年应该是皇贵妃的身边人,难怪一见铜磬要失声痛哭。
    药慎行试探着问道:“您是想查查,这个墓有没有被盗?”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章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