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节

    民国初年北京禁过一阵烟,很快袁世凯开始收鸦片税,从此死灰复燃。此后历届北洋政府对鸦片都表面上反对,私下里纵容,个别如曹锟等人,还要搞官卖军卖。所以这些年来,别看民间的禁烟呼声一直很高,官面儿上也一个又一个禁令地颁布,但实际情况却愈演愈烈。日本人如今要横插一杠,这是打算趁张作霖溃退革命军未及北上的政府力量真空期,趁机攻占整个华北的鸦片市场,所图非小啊。
    没抓到古董,却引出了大烟。这个意外之得让刘一鸣哭笑不得。他扶了扶眼镜,盘算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嘘!”药来忽然把刘一鸣的脑袋按下去。那个货栈的门忽然开了,从里面走出一队人。刘一鸣一眼就看见那个高个子身在其中,但药来一声低声的“哎哟”声,让他把注意力放在另外一个人身上。
    那是一个中年人,面如鹞鹰,正是药慎行——难怪药来差点喊出声音来。
    五脉的下一任族长,居然背地里在存鸦片的仓库跟日本人见面,这个惊人的发现让这两个年轻人一时间都僵在原地,动弹不得,越来越看不懂这局面。
    远处的人浑然不觉被窥视,两人简短地交谈了几句,然后握手告别。药慎行没叫黄包车,而是谨慎地步行离开,很快就消失了。药来低声道:“我觉得我爹跟鸦片的事应该没关系,只是借这个地方谈别的事。”他看刘一鸣眼神狐疑,赶紧解释说,“我爹一向最讨厌鸦片,身体对那玩意儿过敏,得病的时候医生都不敢用。”
    药来在絮絮叨叨,刘一鸣脸色却阴沉下来。如果不是为了毒品,那只能是为了古董之事。许一城一直认为东陵失窃和日本的考察团有密切联系,只是没有实质证据,这次算是间接证实。
    可药慎行在这里是扮演的什么角色?
    刘一鸣看了一眼药来,把这些揣测藏在肚子里。父子连心,他现在可不知道药来会怎么想。
    这时药来大喊一声:“不好!”刘一鸣抬眼去看,发现那个高个儿朝着土地庙径直冲过来,速度奇快,来势汹汹,明摆着就是冲他们来的。刘一鸣一惊,一定是刚才他们俩被药慎行的突然出现吓住了,不留神露出了破绽。
    那个日本人的眼神非常可怕,跟鹰鹞子似的,瞪一眼比蛰一下都疼。他跑得非常快,刚发现他们俩,三步两步就扑过来了。刘一鸣刚来得及反应把药来推开,药来若不是平时习惯躲他爹的竹板,油滑得像泥鳅一样,只怕也会被抓进去。他跳进小河沟,侥幸逃走,刘一鸣却被日本人带了回去。
    药来不敢回五脉,生怕被他爹发现,也找不到人商量,只好守在西直门城外,等着许一城他们回来。
    听药来讲完遭遇以后,所有人都傻了。药慎行这个人平时权欲心重了点,可做事严谨,恪守家规,许一城万万没想到,他居然会去南城货栈跟日本人碰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付贵率先打破沉默:“事不宜迟,我们先去救人,再说其他的。”其他人对这一点没有异议。
    于是马车即刻调头,在药来的指引下,朝着南城外的货栈飞奔而去。中途付贵还碰见几个相熟的长警,他告诉这些长警有个查货的机会——警察说查货,那就是敲竹杠,是个肥差,于是那几个警察兴高采烈,跟了过来。
    付贵问警察怎么北京城突然变得这么乱,警察告诉他,原来今天下午一股浓烟从总统府飘起来,缭绕了大半个府右街,半个北京都看得见。都说张大总统准备跑回关外了,所以要把机密文件什么的烧掉。甭管是不是真的,老百姓真信了,都开始收拾东西往城外跑。吴郁文自己也不知跑哪去了,京师警察厅陷入瘫痪,更别说维持治安了。
    总之一句话,北京城现在是彻底乱套了,他们回来得可真是时候。
    这一行人来到货栈,正赶上晨曦初亮。货栈里头隐隐还亮着灯,门口还加派了两个人站岗,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看来对方也已经存了戒备之心。
    “咱们怎么办?直接冲进去?”许一城问。他对古玩考古熟稔无比,但对这些事情就完全无知。付贵没搭理他,直接看向药来:“你说你看见他们运烟土出去了?”药来一拍胸脯:“绝对没错,运的是‘一颗金丹’,那可是上好货色。”
    付贵点点头,回头对警察们说:“你们听见了?这里私藏烟土,可得好好查一查。”警察们发出一阵兴奋的议论声,摩拳擦掌。
    烟土这东西,虽说广为流通,但明面儿上却属于违禁品。历届政府暗地里纵容,但从来不敢公开宣布鸦片合法。所以警察最喜欢查禁这类东西,师出有名,油水丰厚。付贵心细如发,早看见货栈前的日本字,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这些长警胆小如鼠,不会去招惹日本人。打着查禁鸦片的名义,厚利当头,就能让他们鼓起勇气了。
    付贵叫上四名警察,径直走了过去。到了货栈门口,那两个守门的喝令站住,付贵把自己证件一亮,冷冷道:“京师警察厅,现在怀疑你们这里私藏大烟。”守门的面面相觑,有点不知所措。其中一人说我们这是芹泽株式会社的产业,不归中国管。付贵脸色一沉:“放屁,这里又不是租界。只要是在北京城,就是我们警察厅的地盘!”他一挥手,四个警察如狼似虎,把这两个守门的枪给下了,直接按倒在地。付贵双手一动,两个人的下巴和手腕都给卸了。不伤人命,但战斗力是彻底废掉了。
    这个手段,让黄克武脸色一颤。如果换了是他,最多是找绳子捆住拿毛巾塞嘴,可没付贵这么狠辣。
    付贵打开货栈大门,让藏在附近的许、黄、药等人过来,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走进去,喝令搜查!那几个警察兴奋不已,一个个抄起警棍,吆喝着奔向货仓和值班室。不一会儿工夫,他们撵出七八个人,大部分是中国人,还有两个日本人。这些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模样,嘴里嘟嘟囔囔,对突如其来的搜查大为不满。付贵掏出枪,朝天开了一枪,大声喝道:“警察办事,都给我趴下!”那些人立刻趴在地上双手抱头,比兔子都利索。
    这时在黑暗里传来哎哟哎哟几声惨叫,付贵顺着声音望去,看到两个警察从货仓里飞了出去,摔在地上。他眉头一皱,这两个人虽然不是什么强手,但体重在那儿摆着,现在居然被人直接扔出来,那个对手的力气可不小。又是两个警察冲过去,很快也惨叫着躺倒在地。
    货仓门口出现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药来一指:“就是他!我们就是跟踪他找到这里的,一鸣也是被他抓走的!”许一城对付贵道:“这个人我在大华饭店见过,堺大辅身边的,我怀疑是个军人,要小心。”
    正说着,黄克武已经扑了上去,与那个人战成一团。黄克武是形意拳的高手,起手不留情面,而那个人左支右挡,显得游刃有余。如果有练家子在旁边就能看出来,这个人动作洗练,只是在试探黄克武的拳路,等到十几招过后,他突然抬起右拳,朝前猛然一刺。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黄克武双臂急忙一封,却感觉一股巨大的力量涌来,噗通一声仰面跌倒在地。
    那人晃了晃脑袋,脖子发出嘎啦嘎啦的声音,凶悍无比。黄克武从地上跳起来,大吼一声,又扑了过去。那人没料到黄克武居然这么快就回过气来,两人又打成一团。
    此时整个货栈大院都被控制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们两个身上。许一城不会功夫,只能旁观。他看得出,那人的拳法简单直接,毫无花巧,力量却极大。黄克武虽然身体素质很好,但临敌经验就差很多了,完全处于下风。
    没人注意到,这个时候付贵如鬼魅一般钻到两人身旁的货栈台阶旁,如同一只躲在阴影中的狼,冷冷地盯着那个人。黄克武和日本人又一次硬硬相撞,结果被震退了两步,勉强站住。趁两人分开的一瞬间,付贵猝然出手,手里扬出一把白灰,全钻进那人眼睛里。
    那人猝然遇袭,眼前一黑,然后觉得眼窝生疼无比。他的性子坚忍,经过极短时间的惊慌后,居然生生忍住,疾步后退,谨守门户。黄克武哪肯放过这个机会,弓腿一弹,整个人如炮弹一样冲到他胸前,猛地一撞,把他撞倒在地。
    付贵毫不犹豫,又一次出手。这次他撒的不是白色烟尘,而是一碗水。水恰好浇在那人满是白灰的眼窝里,发出嘶嘶的声音。那人终于发出一声惨叫,双手捂住眼睛,在地上滚动。付贵立刻冲上去,咔吧咔吧两声,把他胳膊关节卸掉,这才站起来。
    黄克武喘着粗气,一脸鼻青脸肿地过来,低头一看,才明白那白色粉末是生石灰。每个货栈的旮旯都会堆放着一点生石灰,在夏天当干燥剂用。刚才付贵估计是随手抓了一把在手里,又抄了一碗守卫解渴的井水,派上了大用场。
    黄克武的心情很复杂,那家伙的战斗力太强,若没这把灰肯定拿不下来,可师傅也教导过,说撒石灰是下三滥的手段,学武之人绝不能用。付贵看出他心思,冷冷道:“我不是习武之人,我是办事的警察。”
    药来这时钻进货仓,把刘一鸣给搀扶出来。刘一鸣鼻青脸肿,精神萎靡不振,所幸没有生命危险。据他说,被抓进货仓以后,那个人审问过自己被谁指使,还拷打了一番,但他一直咬紧牙关没说。
    几个警察在货栈里搜出不少烟土,又喜又惊。喜的是,这些烟土若是充公,好大一笔收入;惊的是,他们现在回过味儿来了,这是日本人的地盘,得罪了外国人,可未必会有好果子吃。付贵对他们说,天塌下来我顶着,他们这才忐忑不安地开始清点存货,救治受伤同伴。
    他们找了一间空货仓,把那人捆好,然后取来干布和菜油替他洗了眼睛。许一城踱到他面前问道:“你是谁?”那人先用日语说了一句,然后用生硬的中文回答:“姊小路永德。”这是一个很有中国风味的名字,不过看他棱角分明的面相,可不像是温文儒雅之士。
    “你是支那风土考察团的人?”
    “我受到了不法侵害,我要求联系日本大使馆。”姊小路永德答非所问,语调机械冰冷。
    “堺大辅去哪里了?”
    “我受到了不法侵害,我要求联系日本大使馆。”
    “陈维礼到底是怎么死的?你们来中国到底有什么企图?”
    “我受到了不法侵害,我要求联系日本大使馆。”
    许一城相信姊小路永德掌握着很多关键情报,可这个混蛋除了报出自己的名字以外,一直只在重复这一句话,有恃无恐。这种真相近在眼前却无法触及的憋闷感,让许一城气不打一处来,心情极度烦躁。
    平安城的挫败让许一城特别郁闷,现在碰到这么一个闷葫芦,更是让他心浮气躁。陈维礼的死、半张神秘信笺、宝剑图影、支那风土考察团、东陵盗掘,每一个谜团都彼此关联,可偏偏一个都没解开,就像是一个九连环,怎么解都解不开。
    这时付贵把手按在许一城肩膀上,淡淡说道:“掌眼,我不行;审问,你不行。”他让黄克武拿来一个铁皮水壶打满水,然后把姊小路永德平躺下来,从怀里掏出一块白纱布。
    其他人都被赶出去了,付贵把白纱布蒙在姊小路永德的脸上,慢慢说:“在我们中国,这叫龙王拜寿。”然后拎起水壶,轻轻一点,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来。这些水滴先是滴在纱布上,然后慢慢渗透下去,扑到鼻子里。开始时纱布能吸水,还不怎么觉得,等到纱布吸水饱和了,就开始呛鼻子了。受刑的人会有强烈的窒息感,偏偏水又滴得缓慢有致,把这种恐惧感放大到最大,不出一个小时犯人就得精神崩溃。
    京师警察厅别的能耐没有,严刑拷打师承大清,什么阴损手段都有。这个龙王拜寿已经算是比较文明的一种,对付有身份的犯人才用这招,为的是不落下伤痕,万一日后翻案还能留有余地。付贵知道这个日本人身份特殊,打得骂得,但如果真弄死了,可会惹起很大风波。
    不过这家伙还真是硬气,在龙王拜寿之下,居然还一直死硬着不吭声。付贵连倒了三壶水,胳膊都拎酸了,他仍旧不说话。付贵觉得不对劲,掀开纱布,发现这日本人居然昏过去了。
    付贵走出仓库,冲许一城摇摇头,表示暂时拷问不出什么东西。他比了个手势:“借一步说话。”
    两个人走到仓库外面,付贵道:“现在局势越来越坏了,南边的军队越打越近,张作霖也要跑了,北京城已经成了无主之地。”
    “你的意思是?”许一城猛一抬头,眼神锐利地瞪着他。
    “暂时放弃吧,现在没有人会帮我们。”付贵说。
    他说得有道理。五脉就是一群废物,清宗室有钱,但力量十分有限,政府和警察厅形同虚设,放眼京城,他们寻不到任何一个强援。而他们的对手,姊小路永德背后是支那风土考察团,考察团背后是日本帝国;王绍义背后是马福田匪帮,这两个一大一小,都是无可撼动的庞然大物。
    “等局势平静点,再去查陈维礼之死也不迟,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付贵盯着许一城。他的言下之意,陈维礼的事可以搁置,至于海兰珠,那并不是许一城的责任。宗室强行要她跟随,责任就该由他们自己承担,通报一声毓方就够了。
    “越是混乱,越会有人趁火打劫。王绍义打算盗东陵,那个现在不知在哪儿的风土考察团也一定别有用心。如果我们不管,那就没人能管,维礼可就白白死了。”许一城的犟脾气也上来了,他平静地盯着付贵,话语中却是寸土不让。付贵毫不避让,挺直了胸膛,用同样凶狠的眼神瞪着他:“你别忘了!你还有老婆!马上还有孩子!现在城里乱成这样,你忍心把他们娘俩扔下吗?”
    听到这句话,许一城的态度霎时软了下来。他垂下头,似乎无言以对。付贵也不逼他,转身走开,扔下一句话:“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许一城独自站在货仓里,茫然地盯着外面。此时日头已经慢慢升起,光芒一缕缕地从顶棚缝隙洒进来,照在他身上。许一城仰起头,看向天空,似乎在寻找答案。可老天爷对人世间的乱象一点都不关心,今天又是一个亮堂堂的艳阳天,仿佛在讽刺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
    他看了许久许久,然后平静如常的他很快把视线收回来,面色紧绷,背起手来在院子里转了几圈,如同一只被困的野兽。末了他走到刘一鸣身前,仔细看了一下他的伤势,然后对黄克武道:“克武,劳烦你去告诉毓方,把平安城的事情通报给他们。”黄克武答应下来,许一城又对付贵说:“麻烦你把一鸣和这个日本人安置在一处稳妥的地方。”付贵一点头,看来许一城已经被自己说服了,便又问道:“那你去哪里?”
    “我去找一趟药慎行。”许一城阴沉着脸淡淡道。
    付贵眉头一皱:“我不是说……”许一城打断他的话:“我必须问清楚,他跟日本人碰面到底是为什么。这个不搞清楚,我不会心安。”
    这时刘一鸣挣扎着起来:“许叔,如果王绍义绑架了木户教授,那说明盗掘东陵的人,与支那风土考察团无关。药大伯跟他们碰头,大概是为了别的事吧,可能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许一城冷冷地回了一句:“谁说觊觎东陵的只有一伙人呢?”
    刘一鸣吃力地扶了扶镜片:“许叔,我得跟你去。”许一城拍拍他的肩膀:“你好好歇息吧,药来陪我就成了。”药来一听要去找自己父亲对质,露出愁眉苦脸的神色。不过他看看刘一鸣,又瞅了瞅黄克武,又把胸膛挺直。
    付贵急道:“嫂子那……?”许一城道:“我去找了五脉就去看她,正好顺路。”
    许一城和药来跨出院子,直奔城里而去。越往城里走,越有些心惊。街上满地垃圾,无比寂静,时不时就会有几个黑影钻来钻去。连鸟都不得安生,被惊扰得飞来飞去,发出瘆人的叫声。以往老北京城那悠闲雍容的气氛荡然无存。
    唯一还带点活气的,就只有满街跑的报童,喊着“号外号外”,说张作霖总统宣布退出北京。
    他们一路赶到五脉的宅子,发现这里中门大开,许多人里里外外地忙活着,门前还停着好几辆运货的马车。药来拦住一人,问怎么回事。那人看是药来,急得一跺脚:“小祖宗,你还玩呐?张大总统都要跑了,家里这正收拾东西,出去避祸呢!”药来问:“我爹呢?”那人一指:“在里头盯着装玩意儿呢。”
    药来和许一城迈步就往里走,那人见是许一城,一愣,手里的铜盆当啷一声落在地上。
    许一城走到堂屋前,对药来说:“你就在这里等我吧,别为难。”然后推开屋门。堂屋里头大大小小开着几十个红绸木箱,沈默和药慎行站在中堂,居中指挥,七八个五脉子弟轻手轻脚地搬着各种古玩装箱,每装一个,药慎行就在账簿上记一笔。
    见许一城一脚闯进来,药慎行和沈默都有些惊讶。药慎行放下手中账簿,迎了上去,还未开口,许一城抢先厉声问道:“你昨日和姊小路永德为何见面?”
    药慎行不防他突然来这么一句,神色立刻变得不那么自然,一时间居然说不出话来。堂屋里的伙计们听说他和日本人见过面,不约而同停下手里的活,朝他们俩望去。沈默挥起拐杖在地面一顿:“看什么看!赶紧装箱!”
    老掌门发怒,那些子弟都是一哆嗦,连忙重新开始打包。沈默抬起拐杖指向二人:“你们两个,都跟我去后屋。”药慎行知道沈默的心思,大乱当前,他不允许家里人心浮动。于是他和许一城跟着沈默来到后屋,药慎行还不忘把门掩上。
    “怎么回事?”沈默端坐在太师椅上,有些疲惫,也有些恼怒。许一城把南城货栈之事一说,沈默初时听着还算平静,可一听到牵涉到烟土,眼神立刻变了。他眼角一斜:“慎行,这可是真的?”
    药慎行连忙恭敬地答道:“是这样。昨天有一个叫姊小路永德的人来店里,说是代表支那风土考察团,想找咱们五脉谈谈合作。他约在南城货栈,我赴约。至于烟土什么的,我不懂,也没注意。”
    沈默道:“谈合作?日本人找你合作什么?”
    药慎行道:“日本政府和几个大财团有意打算斥巨资在中国进行古董收购活动,这个支那风土考察团就是其中一个前期调查的团体。他们知道咱们五脉在古董界的地位,所以希望能跟咱们合作,一起完成这个收购计划。”
    沈默道:“这么大的事,你为何不告诉我?”药慎行道:“最近家里这么多事,我是不想老爷子你分心。何况姊小路永德只是跟我提了个意向,八字还没一撇呢。我想的是,等对方正式提出来,再请您定夺不迟。”
    许一城站在后屋中间,双手抱臂冷冷道:“这么说,你是打算伙同日本人偷咱们中国的东西了?”药慎行看了他一眼,十分不理解:“都是市面上有的东西,明码标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算什么盗卖?中国人买得,日本人买难道不一样?不都是买卖么?”
    “拍拍你自己的良心,日本人会这么简单?你这是开门揖盗!”
    药慎行从容道:“五脉从前也不是没做过日本人的生意。人家说话算话,给钱痛快,又识货,买回去都搁到博物馆里头,精心供奉着,可比中国买主强多了。”他又看向沈默,“这次日本政府的收购计划很大,数量惊人,咱们五脉哪怕只是居中掌眼,都能有丰厚的抽成收入。”
    许一城斥道:“你为了这点钱,可是连节操和五脉的脸面都不要了!”
    药慎行闻言大怒,他上前一步,瞪着许一城:“你有什么资格这么说!?你自己甩手去了清华,舒舒服服读你的考古,家里的事,你关心过没有?五脉这几年来,情况每况愈下,若不是沈老爷子和我勉力支撑,这一大家子人都得喝西北风去!你喊几句大义轻松,可管过五脉的死活没有?”
    许一城针锋相对:“偷抢也能发财,烟土赚得更多,你怎么不去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五脉为何能传承这么多年,就是因为恪守自己的本分,不是什么钱都能去挣的。”
    沈默见两人又要吵起来,咳了一声:“这个收购计划到底有多大?”
    药慎行道:“他们有一本《支那骨董账》,里面有一个详细名单,我估计怎么也得有个几千件,每一件都是好东西。”他又补充道,“慎行绝非贪财才跟他们接洽。如果您觉得不妥,我这就去回了他们。”
    沈默这次出乎意料地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问道:“那本《支那骨董账》你看过了?”
    “是。姊小路永德借给我扫了一眼,不过没让我抄录。”
    “我问你,你说实话。这份名单里,有没有阴货?”
    出现在市面并且被人盘玩过一阵的古玩,叫作熟货;刚刚从墓里或地下挖出来的,叫生货;还有一种古玩,大家都知道搁在某一座墓里,但还没人挖开,这叫作阴货。阴货数量很少,但件件名气大,价值连城。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大家都知道唐太宗临终前吩咐陪葬,如今就在昭陵底下,算是最著名的一件阴货。
    沈默问这份名单里有无阴货,实际上就是在问,日本人有没有打算在中国挖坟掘墓。要知道,帮日本人鉴定古董,这是一回事;带着日本人去盗墓,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其时“汉奸”一词尚未流行,如果帮日本人做这种事,传出去五脉名声不保。
    药慎行肌肉一抖,咕咚跪倒在地:“我看到的名单,大多是熟货,以汉唐宋明几代居多。慎行这点轻重还是分得清楚的。”
    许一城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用词:“大多?这么说,你还是看见几件阴货了喽?”药慎行脸上露出一丝恼怒,但许一城紧抓不放,他只得无奈答道:“那本古董账是按年代排序的,我无意中翻到最后一页,只看到那么一件阴货,标明是清代的。”
    “是什么?”
    “乾隆皇帝的九龙宝剑。”药慎行回答。
    听到这个词,许一城心中陡然跳了一拍,一下子想到陈维礼那信纸里潜藏的剑影素描。
    那素描不甚清晰,且只有一半,一直不知出处何在。在此前的调查中,大部分证据也跟这把剑没什么关联,许一城几乎已经要放弃这条线索,可没想到,现在居然在《支那骨董账》找到了可对应的记载。
    那柄形体模糊的长剑,突然之间从简略的素描里跳了出来,变成了鲜活可触及的物品。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章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