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6节

    司马玥站在江陵王的面前,虽然是看不见他的面貌,可还是被他身上无形的气势压的紧张不已,手心里都渗了汗水出来,潮潮的。
    这一刻她居然无比庆幸自己双眼瞎了,不然就这么和江陵王正面对上,她肯定会露馅。
    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压下自己现下那颗跳的欢快的心,而后张口叫了一声:“爹。”
    只是声音发紧,还是透露出了她此刻心里的紧张。
    “嗯哼,”片刻之后她听得有浑厚低沉的声音响起,“性子倒还是和以前一样,敢和你爹直接呛上了。”
    司马玥无言以对。她心里其实紧张着呢,生怕自己一个不慎就露出了什么马脚出来。
    毕竟朝夕十几年的相处,而且又是父母,他们对自己女儿的任何一个小动作想必都是极为熟悉的,司马玥觉得自己实在是很难不掉马甲。
    好在这时江陵王妃上前解围来了。
    “你这是在做什么?”江陵王妃还是在抽抽搭搭的哭着,“当初你不管玥儿病重,险些丧命,依然还是要千里迢迢的将她送到京城来上什么劳什子的皇家学院,这也罢了。可是现下她双眼都瞎了,你还摆了这么一副严厉的模样出来做什么?我可怜的孩子,你的双眼瞎了,娘这心里就跟被人用刀剜了似的痛,娘只恨不能承受了这些痛苦。”
    说罢,又是伸手搂了司马玥在怀中呜呜咽咽的哭。
    上辈子司马玥父母在她幼年的时候就离异了,自此她便跟着父亲,一直都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所以母爱她是没有享受过的。但她是个倔强的孩子,有街坊邻居叹息可怜她,说她是个可怜的孩子,都没有亲妈疼之类的话时,她从来都是握紧了双拳,冷漠的说着她不要妈,她可以自己疼自己。但是私底下,她见着其他的小朋友都可以在妈妈的怀里撒娇的时候她也是艳羡不已的,只是她从来不愿意表现出来而已。
    而现下江陵王妃这般轻柔的抱着她,和她说着这般掏心掏肺的话,司马玥忽然就觉得自己感受到了母爱的味道。
    “娘。”她不由的就将头倚在了江陵王妃的怀中,低声的叫了一声,眼圈也红了。
    江陵王妃一听,立时哭的就更厉害了。
    眼见得这一大一小都哭的这么厉害,江陵王就是再有天大的火气也没了。
    长叹了一声,他转头望了王隽一眼。
    刚刚他那两巴掌可是用了十足十的力气,他心知王隽其实是躲的开的,可是他竟然是没有躲,江陵王心里对这一点还是比较满意的。而且方才见着司马玥那着急紧张王隽的神情,大有他要是再敢打王隽,她就敢和他拼命的架势。
    这真是,还没嫁出去胳膊肘就开始往外拐啊,江陵王在心里又长叹了一声,而后认命的就开始想着,看来这个女婿他就算是不想要也是不成的啊。
    只是他虽然心里是软化了,但面上还是阴沉沉的。
    “崔英呢?”他冷声的问着,“死了没?”
    一提起崔英,王隽的面上也阴沉了起来。
    “死了,”他颇有几分咬牙切齿的说着,“乱箭穿心而死。”
    这是承影随后告知他的。崔英原就是个文官,又没有武艺傍身,当日在五千铁骑的围攻之下,身中几十箭,跟只刺猬似的。只是王隽依然还是觉得这样的死法便宜崔英了。
    而很显然江陵王也是这般想的。
    “这个小人,”他狠狠的唾弃了一口,而后不屑的说着,“真是便宜他了。这样的下人就该活剐了才是。”
    随后他瞥了王隽一眼,冷哼了一声又说道:“我如珠似玉的一个女儿,到了京城才不过一年的功夫,可竟然是落得了个双目瞎了的下场。甭管玥儿怎么护着你,可这照顾不周的罪名,你这个做她夫君的怎么着都是推拖不得的。稍后自行来我这里领罚吧。”
    王隽闻言却是大喜。
    江陵王话里的这意思,还是承认他这个做女婿的,那他自然就是没有退婚的念头了。
    所以虽然是叫着他稍后自行去领罚,但王隽面上却是浮上了笑意,深深的对着江陵王行了个礼,恭敬的说着:“是。”
    江陵王冷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王隽他固然会罚,只是宫里那里......
    他眸中瞬间又阴沉了下来。
    想当初他是因着信任才送了司马玥上京来求学的,他可不是将自己的女儿送来给他们当棋子一般的利用的。
    ☆、96.母子相见
    江陵王留下江陵王妃陪伴在司马玥身侧,而自己则是一撩衣袍上了马车,打算进宫去兴师问罪了。
    车轮滚滚,他端坐马车上,听着外面街道上人来人往之声,终究还是忍不住,伸手掀开车窗帘子,悄悄的望了出去。
    他的幼年和少年,以及青年时代都是在京城里度过的。没事的时候他经常和他的兄长,也就是现下的庆隆帝出来满京城的逛着,是以对京城的各处他都是甚为熟悉的。而现下他瞧着外面的这些街道,只觉得熟悉,却又陌生。
    二十年不曾来京城,哪里能所有的东西都一层不变呢?街道两旁的商肆树木如此,人心自然也是如此。
    得知他今日会到达京城,李太后一早就遣了人去城门口迎接。只是虽然如此,他进京之后的第一件事还是去见了自己的女儿,随后这才入宫去见李太后。
    一路行来,明明皆是以前最熟悉的景致,可是现下看来,总觉得就有那么一种疏离和陌生感在内。
    右手侧处的那株大树,他还记得年少的时候他和庆隆帝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鸟窝。那时他想要鸟窝里刚出壳,正啾啾叫个不停的小鸟,庆隆帝听了,竟然是不顾自己储君的身份,撩袖子就吭哧吭哧的跑了上去,直把一旁跟随的宫娥和内监都给吓了个半死。
    他还记得,当庆隆帝两手捧了那只浑身毛茸茸,黄褐色的小鸟递到他面前的时候,他的心中是有高兴。
    “阿邺,”他唤着他,身上的衣袍被弄得皱皱的,脏脏的,浑然没有储君该有的威仪,可他面上的笑容是如此的灿烂真挚,“送给你。”
    他如获至宝的将这只小鸟捧回了自己的寝殿,找了个精致的鸟笼子来,每日自己亲自照顾小鸟吃喝。只是刚出壳的小鸟并不是那么好照顾的,他便是拿了最珍贵的牛乳来它也是不肯喝的,没过几日的功夫小鸟就死掉了。
    当时他哭的很伤心很伤心,而庆隆帝则是揽了他的背安慰着他:“阿邺,不要哭。哥哥可以再为你捉一只小鸟来。或者你想要其他的什么东西,但凡你说了出来,哥哥一定都会给你寻来的。”
    又殷勤的将他身上佩戴的那只羊脂貔貅玉佩接下来递给他,说着:“阿邺,你不是很喜欢我身上佩戴的这只玉佩吗?送给你。”
    这只玉佩还是庆隆帝上次在学院里考了个第一的时候,父皇奖赏他的,庆隆帝甚为喜爱。但是现下他为了安慰自己的弟弟,竟然是毫不犹豫的就拿了出来。
    江陵王接过了庆隆帝递过来的那块羊脂貔貅玉佩,而后和他一起,找了个精致的木盒子来,将小鸟的尸体放到了木盒子里,埋在了一棵树下面。
    目光移向前方的那棵树,江陵王也不晓得为什么,忽然就觉得鼻子有些发酸。
    当时他们兄弟两人蹲在那棵树下面,小小的他依然还是在一抽一抽的哭着,伤心小鸟的死,庆隆帝则是一直在一旁小大人似的安慰着他。
    那时兄弟情深,可是后来因为权势,他却是如此的疑心他。
    至于那块羊脂貔貅玉佩,知道被庆隆帝疑心的时候,他其实是有过想将那块玉佩砸碎的念头,只是后来他还是没有舍得砸碎,只是寻了个木盒子来,牢牢的上了锁,埋到了当初他们一起埋葬小鸟的那棵树下。
    现年二十年已过,这棵树都已经郁郁葱葱的长的超过了屋顶了。
    江陵王在这棵树下面站了好长一会,伸手摸着乌褐色的树,一时只觉得心中五味杂陈。
    一直跟随着他的内监自然是不敢催促的,只是恭敬的垂手站立在一旁等候着。
    片刻之后江陵王收回了双手,平静了下自己的情绪,而后率先抬脚朝着长庆宫的方向去了。
    而李太后这时正在将她宫里的宫娥和内监指挥得团团转。
    “阿邺最喜欢喝云雾茶了,你去将那罐上贡的云雾茶找出来。再有,泡茶水要用雪水,你去将梅花树下埋藏了五年的那瓮我亲手收集的梅花雪水挖出来。阿邺喜欢吃甜食,我先前吩咐下去的滴酥鲍螺和雪花酥有没有做好?告诉他们,雪花酥出锅的时候别忘了再洒一层糖末。还有香,怎么点这个香?阿邺喜欢闻沉香,去将那几块上贡的崖香找了出来点上。”
    这时殿外有内监急匆匆的过来禀报,说是江陵王来了,快要到宫门了。
    李太后一听,立时就自椅中起身站了起来,急急的就往门口走去。她身侧一名宫娥赶着上前就要来扶她,但愣是没追上她。
    想着就要见到阔别二十来年,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李太后只觉得一颗心砰砰的跳个不住,就连手心里都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来。
    其实这二十来年来,她不时的就去信,说是想让江陵王回京城来,只是无论她如何言辞恳切,江陵王总是不答应。她也说过不然就她自己去江陵看望他,可江陵王也是不答应。
    她也知晓,当年的事,确实是对他伤害很深,所以也从来不敢真的强求他。而这次司马玥在洛川郡发生了那样的事,导致她双目失明,她便又去了一封书信过去,这次他终于是来了。
    远远的,李太后就看到了江陵王。
    二十年前他离开京城去江陵的时候,尚且才刚弱冠,身形有着青年人特有的清瘦,现下二十余年过去了,他的身形倒是壮实了不少。
    泪水模糊了双眼,李太后伸手扶住了门框,稳住了自己因着激动而摇晃的身子。
    而江陵王这时已经是走进了院子里来。
    他一眼就看到了正扶着门框而站的李太后。
    当年他怒而离开京城的时候,李太后还不到四十岁,头发乌黑,如今二十余年过去,她纵然是保养得再好,头上珠翠堆的再多,可依然还是没法掩饰她头上花白的发丝。
    江陵王眼中发涩,步子越走越慢,忽然就一撩衣摆,对着李太后的方向遥遥的跪了下来。
    “母后,儿子不孝,看您来了。”
    阶下的萱草开了花,细细长长的花茎上绽放着淡黄色的六瓣花朵,温暖而又宁静。微风拂过的时候,纤细的花枝轻轻的摇曳着。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这二十来年,想来母亲也是经常如现下这般的倚着门,翘首以盼能早日见到他吧。
    江陵王忽然就双手伏地,深深的磕了个头去,竟是泣不成声了。
    无论今时今日他再是如何位高权重,称霸一方的王爷,可是现下在这里,他也只是他母亲的儿子罢了。一个二十余年都没有见过母亲的儿子。
    而李太后早就是用手帕握着嘴,哭得都说不出话来了。
    两旁的宫娥和内监见了,也俱是泣不成声。
    许久之后,还是李太后先回过了神来,沙哑着声音吩咐着一旁的内监:“快去扶了王爷起来。”
    内监答应了,俯身弯腰下去,恭敬的扶着江陵王的胳膊,说着:“王爷,您请起吧。”
    江陵王随即也便站了起来,走至李太后的身旁。
    李太后轻颤着伸手握住了他的双手,在他的手背摩挲了几下,而后低低的问着:“这些年,你过的还好吗?”
    离得近了,更可以看清李太后眼角额头的皱纹。那便是再好的细粉也掩饰不了的。而正摩挲着他手背的那只手,皮肤松软。可他尚且还记得那时的母后皮肤紧致,容颜似花,笑起来的模样比清晨天边的朝霞还要艳丽。
    江陵王一时便又觉得心中一酸。
    “好,”他反手握住了李太后的手,生生的压下了心头翻涌而上的那股子酸涩之意,面上勉力的扯出了一丝笑容出来,“儿子这些年过的还不错,您看,都比那时候长壮实了。”
    李太后正在用刍纱手帕擦拭掉着面上的泪水,听了他这话,不由的就被他给逗笑了。
    伸手拍了拍他的手背,李太后叹道:“是呢。我的阿邺是长壮实了。我还记得你小时候,瘦瘦弱弱的倒跟个小姑娘似的,最是不爱吃饭,倒是喜欢吃些甜食,母后就每日的让人做了甜食给你吃,吃的多了,牙却是不好了,整日的痛的直哭。如何,这些年牙可还痛过了?”
    听李太后提起往事,江陵王便也笑了起来,一壁笑,一壁就说道:“儿子现下大了,都是做父亲的人了,也有自己的儿女了,哪里还能和小时候一样任性娇气呢。说不得,为了自己的儿女,势必还是要好好的保重自己的身子才是。”
    李太后一听到他说到儿女的这话,面上的笑容立时就有几分勉强了。
    她忘了,他这次之所以肯回京城,实则也是为了司马玥的事。
    ☆、97.隔阂之因
    “玥儿她,”李太后一时竟是有些不敢看自家儿子的双眼,只是别过了头去,声音也小了不少,“唉,母后没想过会成为这样。 但阿邺,你要相信母后,母后真的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江陵王没有言语。
    他曾经是在权利漩涡里待过的人,深刻的知道天家无亲情这句话。他也知道,李太后肯定也是真心的待司马玥这个孙女,只是遇到权利之时,两相取舍,算计下司马玥那也是没什么的。当年若是真的说起来,庆隆帝疑心他的时候,李太后其实不也是疑心他的吗?纵然两个都是她的儿子,可是很显然,李太后也不希望他们两个人内讧,她必须得保证她太后之位的稳妥。
    所以纵然是李太后这样说了,江陵王内心还是明白,司马玥的事,定然是有他们在后面推波助澜的,为的还是想让王隽插手进这事里来。而且李太后这次之所以一直坚持要让他来京城,只怕也不仅仅只是因为司马玥双眼失明这一件事,内里肯定还是希望在这微妙之时他能站在庆隆帝这边,共同去抵挡崔浩。毕竟他身为王爷,在自己的封地里也是允许有自己的守卫的,而且守卫的人数说起来其实也不算少。
    而且对于王隽的能力江陵王还是了解的。当日王隽前去江陵求亲,他就已经遣了人仔细的调查过他了,不然也不至于后来终究还是答应了王隽的求亲。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章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