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峙
底色 字色 字号

对峙

    宫外的烟火彻宵通明,包裹着皇宫内的肃杀之气,甚是违和。
    除夕守岁,安保庆与他的手下却只能跪在衍庆殿外听爆竹岁除。宴上曹耐死在了他的看管之下,不但没能从林荆璞口中套出玉玺的下落,还白白赔了撬动邺京谍网的线索。那可是曹问青的儿子。
    刑部失职,按理,他是头一个要论罪的。
    冷夜里下起了淅沥的小雨,燕鸿回了趟相府,换了身轻便的衣裳,连夜乘马入宫来,见到这帮人还在衍庆殿前跪着。
    燕鸿没知会安保庆,便摘了篷给太监,领着人要进殿面圣。
    安保庆淋着雨,往前一俯,疾呼道:“燕相!是下官办事不力,可恳请燕相务必向皇上言明,此事必是林殷余孽所为!他们杀了曹耐,这是要弃车保帅!”
    夜很深,他看不清燕鸿的脸。
    “你想指证余孽杀了自己人。证据呢?”
    安保庆在洼地里挺身:“那名宫婢已死,可只要……”
    雨声渐大,也盖过了他的声音。
    燕鸿肩上沾了雨水,他轻掸了掸,道:“想立功是好事,这些年你也为我朝立了不少功劳,本相亦知道你的难处,可这节骨眼上,你先得避嫌。因岔子出在你这,本相不得不退一步,此案皇上已亲指了刑部的其他人来查,由本相亲监。你不必插手,也不必再跪了。”
    六部从不缺想往上爬的人,刑部亦是。
    这些年刑部官员在安保庆统管之下,都深谙一个道理:想要往上爬,只须想尽办法将林殷余孽狠狠踩在脚下,这便是不次之迁、官运亨通的良道。
    安保庆听到这案子还是交给刑部处置的,暗松了一口气,可留意到跟在燕鸿身后要一同面圣的人,略微惊愕:“皇上亲指查案的人,是他?”
    燕鸿身后的少年郎颜如冠玉,又气逾霄汉,正身朝他一拜:“尚书大人,正是下官。”
    -
    “臣宁为钧,参见皇上。”
    魏绎手不释卷,瞧了一眼,闲散问:“你就是宁为钧?官居何职,现食几品俸?”
    “回皇上,臣现任刑部提牢司副吏司,从六品,月俸四石。”
    魏绎颔首,又问:“四石够家中开销么?”
    “回皇上的话,父母已故去,家中人丁单薄,唯有长姐相依,四石足够了。”
    待魏绎还要问别的,燕鸿坐在一旁,冷冷地打断了两人的闲谈:“皇上,安保庆还在外头跪着。”
    “朕又没怪罪他,跪着做什么。去通知安老先生,赶紧抬个轿子把儿子接走。”
    “是。”
    宁为钧见皇上不再过问私事,也肃声禀明公事:“臣受命查案,已连夜将与行刺宫婢有往来之人都扣押了,臣向皇上禀明过后,便去一一审问。行刺的宫婢唤作刘娥,年二十七,是邺京人,家世还算干净,查不出什么端倪,新朝伊始她便被卖入宫中,如今已是万祥殿的主事。刘娥行刺所使的是最寻常的梅花匕,材质平平无奇,邺京上百家铁铺都能买到,这个级别的主事宫女想托采办出宫买把防身的匕首,也不是什么难事。”
    魏绎一顿,搁下了书卷,嗤道:“都过去几个时辰了,就查到这些?安保庆是要比你能耐许多。”
    宁为钧没跪下,倒是愈发不卑不亢:“臣不敢怠慢,刘娥那边暂且耽误,是因臣发现御赐的那碗鱼翅螃蟹羹中被人下了毒,且满殿唯有皇上的那一份有毒。”
    “有人想要毒害朕?”魏绎故作紧张。
    “不错,此事关乎皇上安危,比曹耐行刺更为要紧,所以膳房从采买到试菜的宫人,臣也一并扣押了审问,因此才耽搁了。”
    魏绎攥着双手,往前一探:“那,可查出来是谁要毒害朕了?”
    “尚未查明,但此人应对皇上的喜好口味有所了解,知道皇上爱吃蟹。还能打通内府膳房上下,其在内府之势足以想见。”
    殿内突然寂静了。
    君臣三人各怀心思,目光交汇的那一刹,屋里灯又暗了一些。
    燕鸿稳声提出质疑:“下毒之人,会不会也是刘娥?她或许在端走菜肴之时,趁机将毒药放入了羹中,皆是为了毒死曹耐。”
    宁为钧:“燕相说得也不无道理,可试问此婢既然备了毒药要毒死曹耐,又何必再多此一举藏一把匕首?就算她是为了保险起见备了两手,那她又是如何提前预知皇上要赐羹给曹耐?依卑职看来,这下毒之人与行刺之人,必是两拨势力,只不过是这行刺之人先得了手。”
    魏绎顿觉口干舌燥,掀开茶盖,唤了声:“郝顺——”
    无人应答,上来一个面生的小太监:“皇……皇上,郝公公他他不在……”
    “今日不是他当值么?”
    宁为钧替那小太监说:“回皇上,郝公公也被臣扣在了刑部。”
    魏绎挑眉,重重地扣上了茶盖,不悦道:“你一个从六品,胆子倒是不小。堂堂内府总管说扣就扣,那依你所见,郝顺是行刺那拨的,还是下毒那拨的?”
    宁为钧官小,倒是不怕触碰逆鳞,他笃定不疑:“依臣愚见,下毒一事,论在内宫手眼通天的本事,郝公公的嫌疑最大;而刘娥行刺,也八成与他逃不开干系。”
    “前者揣测勉强说得过去,后者又是凭什么依据?”
    宁为钧目色平稳:“刘娥,乃是郝顺的对食。”
    -
    风云苍茫,雾中遥遥走来两匹马,马背上的人都年纪尚小。
    “二皇子,来日待你皇兄垂衣而治,你就去跟你皇兄求求情,你我便不用再背这些恼人的书文了!再读下去人都读傻了,要不是看在你的份上,这皇子侍读我早就不当了!”
    “可是,可是曹将军唯你一子,你不上进,将来谁替你曹家承袭爵位?”
    “小爷才不稀罕那爵位,谁爱拿拿去!”
    “这话叫你爹听了,怕是得动怒。”
    他快马鞭策,笑得甚是恣意:“曹问青不过才平定了三个州就当上了大将军,有什么了不起的?小爷将来可是要为大殷收复整个北境的,哪能瞧得上他继给我的爵位?驾——”
    “曹耐,曹耐……”
    他唤他,那人骑着马不回头。
    “曹耐!你回来!”他撕心裂肺。
    “曹……”
    血光一现,人与马都翻了。
    林荆璞从梦中猛地惊醒,衣衫松垮,浑身无力,挨着后颈的地方都湿透了。他想起梦中之景,胸中郁结难散,手攥着被褥,五指差点要将那丝绸给挠破。
    有人给他递了一杯水。
    是魏绎。
    “这次是热的。”
    林荆璞接过:“多谢。”
    他喝下热茶,心神稍定了。
    “梦见什么了?”魏绎颇有玩味看着他这大汗淋漓的哀楚模样。
    林荆璞抿唇不言。
    “曹耐跟了你那么多年,说弃就弃了。林荆璞,你还真是个性子薄凉的祸水。”
    说这话的时候,魏绎眼盯着汗珠从他的鬓边滴下,一路顺着下颚聚在了下巴尖上。他此刻心中疑惑的并不是案情,而是这人的下巴怎会生得这般剔透好看,是为尤物。
    林荆璞缓缓抬眸:“曹耐不是我要杀的。”
    魏绎把玩着玉扳指,与他四目相对:“你这样盯着朕是想做什么?”
    林荆璞抿了一口茶,眼角稍沉:“你野心不小。”
    “瞎掰扯什么?朕听不懂。”
    林荆璞没再看他,只盯着掌心的热茶:“这杯水里,你也下了毒么?”
    魏绎一滞,诡笑道:“既疑心有毒,你还喝?”
    林荆璞不再出声,默着浅笑,又将那茶喝得见底。
    倒是魏绎坐立不安起来,他警惕地扫了眼四周,觉得这间偏殿的墙不够厚实,总是漏风。可无论风是从哪条缝吹来的,他都已被林荆璞看穿。
    少有人能在这样的林荆璞面前沉住气,魏绎亦然,不由敛笑:“是谁告诉你那羹有毒的?”
    “猜的。”
    “猜?”
    “你不惜昏聩之名与我亲近,又借你爱吃的一道御膳赐给曹耐,不就是一招弩下逃箭,让在座之人都帮着排除你这皇帝的嫌疑吗?既然是从吃食入手,那就只有下毒了。”
    魏绎公然在宴上与林荆璞亲近交好,无非是为了让百官信他耽于林荆璞、想讨好他,自然就没有杀曹耐的道理。
    再者宫中内侍皆知魏绎爱吃螃蟹,所以无论刑部怎么查,结果都会是乱臣贼子投其所好意欲毒杀皇帝,没人会怀疑是皇帝为了杀曹耐,而给自己爱吃的食物中下毒。
    “你心思了得。”魏绎不再藏掖,顿了顿,扳指停止转动,睨眼道:“有句话燕鸿说对了,是得早点杀了你,以绝后患。”
    经过此遭,林荆璞反倒不再顾虑自身性命,说:“你手段也了得,要不是我清楚你平日待我究竟如何,也不会怀疑到你的身上。可你为何要设计阻拦此事,利用曹耐逼我供出玉玺所在,不是对你百宜而无一害吗?”
    魏绎轻嗤:“你以为燕鸿和安保庆是真心想替朕拿回传国玉玺?他们哪有那么好心,若是得逞,你得死,朕有朝一日也要亡。”
    林荆璞微微皱眉:“什么时候你我的命竟绑在一起了?”
    魏绎答非所问,“可惜了,朕处心积虑,还是没来得及把曹耐毒死。要早知道有人来杀他,朕还玩什么火呢,差点烧着自己。”
    他是在埋怨林荆璞。
    “曹耐不会白死。”林荆璞忽慢声道。
    魏绎看向他,挑衅中带着丝与帝王身份不符的轻佻:“你要想复国,路还长着。”
    “曹耐不会白死。我是往近了说,我不会让他白死。”林荆璞重复了三遍。
    魏绎发觉这位美人终于肯露出了刺尖,他不动怒,反而笑了,心痒想挫挫他的锐意:“林荆璞,你料敌如神,心思缜密,可你偏偏错漏了一件事。”
    “什么事?”
    魏绎弯腰,几乎是咬着他的耳朵说的:“朕最不喜吃的就是螃蟹。”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章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