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58节

    “少帅,你出个声?”
    “……”
    “楼长风!”
    “恩。”
    “……”
    李三少彻底无语了。
    两人一路走过,果然如李三少所料,从头至尾惨遭围观。唯一能让李谨言感到安慰的是,再围观也没人敢往前凑,不携带武器的楼少帅,同样不怎么“亲民”。
    楼少数仿佛对围绕在周身的视线毫无所觉,拉着李谨言,直接朝一楼的食品柜台走去。几个身着便衣的兵哥跟在两人身后,还有五六个情报人员分散在四周,就算是在关北,两人的身份也注定了这些人不能少。
    一路走过去,李谨言也想开了,正主都不在意,他紧张什么?围观就围观吧,反正也不会少块肉。
    “少帅,咱们去那边,”指着左边透明的玻璃橱窗,李谨言说道:“睿儿喜欢这里的咸面包,云儿喜欢甜的。”
    保罗正将一炉新烤好的面包拿出来,转身看到站在柜台前的两个人,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作为一个德国人,一个曾经参加过一战,和华夏军队交战过,还曾有过战俘经验的德国士兵,哪怕只是个厨子,保罗也对楼逍留有深刻的印象。来到华夏之后,更是从报纸和杂志上了解到不少关于楼逍本人和楼家的事情。
    若是在欧洲,楼家完全代表着比国王更有权势的大贵族。
    对李谨言,保罗知道得并不多,仅在报纸上看到过他的照片。若只单独见到他,未必能认出来,可两个人站在一起……保罗深吸了一口气,紧张程度不亚于当初见到德国皇太子亲临前线。
    皇太子殿下可没尝过他做的土豆,甚至连“厨房”都没踏足。这位华夏最有权势的年轻将军,却和他的夫人一起到自己的店铺里买面包?
    上帝!
    “请问……”
    “是的!“
    “这个面包……”
    “是的,阁下,这是面包!”
    李谨言:“……”
    他知道这是面包,他只想问一问,刚出烤箱的这些是咸味还是甜味。
    或许是看不下去了,站在一旁的楼少帅突然开口,等他两句话说完,保罗已经干脆利落的将李谨言之前想买的面包分类装好。
    “给您,阁下。”
    “谢谢。”
    付过钱,楼少帅单手托着装面包的纸袋,侧头问李谨言,“还想买什么?”
    李谨言没说话,他第一次看到楼少帅这个“造型”。穿着长裤衬衫,抱着两袋长条面包也能帅成这样,是不是太没天理了?
    “怎么?”
    “没什么。”
    李三少摇头,暂且把天理什么的抛到脑后,再瞅瞅四周,很多人的神情也明显带着吃惊。这样也好。他始终记得楼少帅曾经在火车上说过的话,要想成为总统,给旁人的感觉,总不能一直像个万年冰块吧?
    不亲民,至少也能“居家”。
    李谨言买东西的效率很高,不到三十分钟,除了他自己和楼少帅,连同身后几个兵哥的手上都提满了。
    看着从“硬汉”降级到“苦力”的兵哥们,情报人员们一致认为,还做“幕后”工作更好。
    回到大帅府,小豹子和小胖墩正在玩迷宫游戏,楼夫人坐在一旁,不见楼大帅,估计又被白老请去品茶对弈了。
    楼大帅感叹“年迈”的那番话,不知为何还是进了白老的耳朵,自那以后,楼大帅的“退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娘。”
    “回来了?”
    两人坐到楼夫人对面,楼二少和小胖墩也没心思继续走迷宫了,一起看过来,小胖墩的鼻子还抽了两下。
    “大哥,言哥。”
    “大舅,言舅。”
    楼少帅冷眼一扫,正想往李谨言身边凑的小豹子和小胖墩马上立正站好、
    碰巧这时季副官送来电报,是俄国那边的消息,楼少帅起身去书房处理公事,小豹子和小胖墩这才来了精神。
    “言哥……”
    “行了,过来。”
    楼夫人笑着摇摇头,看着李谨言和两个孩子相处的情形,又感到欣慰。
    大帅说他老了,她何尝不是?
    揽镜自照,早已双鬓染雪,
    睿儿才八岁,逍儿的性子摆在那里,有言儿在,当真是楼家之幸。
    第二百六十八章
    进入十月,因苏俄与白军内战停运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欧洲段,重新恢复通车。
    虽然修复路轨和车站设施花费了不少时间,运行的车厢也显得老旧,落后于时代,可再次响起的火车汽笛声,还是让在场的俄国人全部兴奋的挥舞起了帽子。
    《乌法和平协议》签订后,苏俄政府与白俄政府分别开始实行新的经济政策。
    苏俄以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将在1918年之后收归国有的一部分工厂和店铺还给私人,并准备将部分企业租给外国商人和在革命中流亡的本国资本家。
    这一系列举措一直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但弗拉基米尔坚持认为,恢复国内经济比其他任何事都重要。
    “工厂里没有机器声,田间没有劳作的身影,看看吧,我们的人民在过什么样的生活?没有工作,没有面包,生病了没有医生,没有维持生活必须的一切!”
    “几千家工厂停工,农业的发展几乎停摆。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是让这个国家的齿轮继续运转,是让我们的人民重拾希望!”
    “只结束战争还不够,远远不够!”
    弗拉基米尔和基洛夫在领导会议上的讲话,被全文刊登在报纸上。
    莫斯科人再次涌上街头,他们聚集在一起,大声高呼,他们现在需要的不是主义,而是面包,是衣服,是鞋子!是能够养活一家人的工作,是能够耕田的农具!
    白俄的情况也是一样,但他们比苏俄幸运,鄂木斯克通往中西伯利亚的铁路段并没有被破坏,大量的华夏商品,可以通过铁路运往西西伯利亚。
    李谨言几乎搬空了仓库,六省内的多数商家也闻风而动,一车又一车的面粉,罐头,毯子,还有肥皂毛巾等其他日用品,换回了大量的真金白银。
    聚集在高尔察克身边的军官和沙俄贵族,虽然在革命中失去了部分财产,随身携带的首饰,怀表,烟斗甚至是外套上的宝石纽扣,却可以派上用场。
    生存还是维持体面?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前者。
    “除了真金白银,宝石古董,我只收大洋和华夏纸币。”
    李谨言已经成了北六省商家行动的标杆,原本会收英镑美金的商人,对俄国人拿出的他国纸币也开始摇头。在白俄办厂的华夏商人,收购原料,出售货物,发给工人的薪水,全部使用华夏货币。
    长此以往,潜移默化之下,华夏货币成为了白俄全国流通的货币,进而影响到苏俄以及中亚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到了后来,乌克兰,立陶宛,芬兰南部,挪威东部也开始大量使用华夏货币。
    加上朝鲜半岛,琉球群岛,日本北海道和九州岛,缅北,越南北部,华夏货币几乎遍布整个亚洲。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除了本国货币,流通最广泛的就是华夏货币。
    后世对此有个形象的称呼“华元区”。
    就这样,李三少一边向美国走私,一边向俄国渗透,同时不忘提醒楼少帅,若有机会,可以和未来的中东土豪们接触接触。巴黎和会刚过去没多久,欧洲人瓜分中东也没那么快,见缝插针,总是能和几位苦大仇深的土豪建立起友谊。
    廖祁庭在南方的生意也有了起色,目前正一心一意的发展海运公司,不久前给李谨言发来一封电报,字里行间倒是颇有些感叹的意味。和北方不同,南方,尤其是上海等地,开设有英法的船运公司,廖祁庭想要发展,就要先和他们竞争。赢了,才算真正站稳脚跟。
    提起海运,李谨言就想起约翰船公司新下水的两艘货轮,一艘是大连造船厂制造,另外一艘是从美国一座造船厂买回来的。
    排水量和性能暂且不论,李谨言对其中一艘货轮的船名很有意见。
    威廉波特尔号。
    当约翰兴高采烈的告诉他,这是船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货轮时,李谨言就觉得这船名熟悉,回到关北后,看到报纸上关于美国总统的消息,顿时一激灵。
    难怪他觉得耳熟!
    威廉d波特尔号,二战史上赫赫有名的美国驱逐舰,炮打海军基地司令部,差点用一枚鱼雷干掉罗斯福,又被自己击落的飞机“送”下海的那艘“神”船。
    比起波特尔号,日本的三艘海军祥瑞完全不够看,再祥瑞也没见它们向天皇开炮。如果它们能发愤图强向波特尔号学习,二战历史说不定会因为而改变。
    “改名,必须改名!”
    李谨言一连给约翰拍了三封电报,电报内容完全一样,必须给这艘商船改名,否则不许下水。甭管是不是迷信,反正他的商船不能叫这倒霉的船名!
    对于李谨言的坚持,约翰有些莫名其妙,耸了耸肩膀,还是为这艘新船重新命名。
    一场“抢注”风波消弭于无形,赫赫有名的波特尔号,依旧会在二战中继续它的“辉煌”。
    李谨言放心了,罗斯福总统……只能自求多福了。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之间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永久中立国瑞士举行全民公投,决定加入国联。
    迫于压力,法国和比利时军队撤出了在一战中占领的德国城市。德国并没感到多高兴,因为在不久后签订的边境条约中,北石勒苏益格被并入了丹麦国土。
    土耳其发生革命,废除了苏丹,土耳其要实行民主,不在需要国王。希腊却计划举行公投,决定是否再设立一位国王。
    在意大利,墨索里尼的战斗法西斯改名为国家法西斯党,暗地计划组织黑衫军向罗马进攻。
    在慕尼黑,希特勒发表了一场又一场演说,并雇用一批打手成立了冲锋队。冲突,暴乱,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战争表面结束,实际上,该解决的问题压根没有解决,矛盾始终存在,就像一座活火山,注定会再一次爆发。
    第二百六十九章
    欧洲局势如何,暂时影响不到华夏。
    十月中旬,德国与华夏就贸易等多方面合作签订补充条款。
    同月,首批德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抵达华夏。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做出了种种限制,巨额赔款也造成了德国国内经济困难,却并没打垮这个国家。强大的工业体系,陆军总参谋部的核心,以及由俾斯麦一手创建的统一德国,依旧保存了下来。
    因战败和其后种种不公平对待,仇恨的种子也在日耳曼人心中生根发芽。就算不是小胡子,也会是其他人,德国人的愤怒,总会找到宣泄的途径。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章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